2025年上半年,呼和浩特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94.66%,同比提升5.51%,高于行业均值2.25个百分点,在旅客吞吐量占全国0.2%(含)以上的62个机场中排名第10;航班起飞正常率88.11%,高于年度目标8.11个百分点。支线机场航班平均放行正常率96.74%,同比提升4.55%,高于行业均值4.33个百分点;航班平均起飞正常率89.74%,均大幅高于年度目标。此外,成员机场未发生责任原因造成的航班放行延误。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动取得实效
2025年,内蒙古机场集团高度重视航班正常性管理,通过选取并共享各机场有效经验措施,不断优化数据统计方法,深入分析比对华北地区乃至全国排名,开拓呼和浩特机场加入京津冀运协委平台等管理思路,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作用,取得显著效果。上半年各机场航班正常性整体数据均实现大幅提升,航班平均放行正常率整体高于行业水平3.29个百分点,各项数据创新高。
推进加入京津冀运协委平台,深度融入国家战略
2025年4月,为进一步提升呼和浩特机场航班正常性,逐步完善协同运行机制,共同提高运行效率,内蒙古机场集团多方筹谋,在受邀参加空管局年度工作会上,航务管理部提出呼和浩特机场加入京津冀运协委平台申请,并重点就着力提升呼和浩特机场航班正常性进行了研讨。空管局会上表示同意,空管局参会领导当即部署由华北空管局统筹组织负责,并安排太原空管局重点研究呼和浩特机场放行效率问题。呼和浩特机场积极对接,7月已派员赴京津冀运协委平台现场办公,建立了帮助豁免限制等机制,实时解决呼和浩特机场遇到的各类放行问题。
呼和浩特机场加入京津冀运协委平台,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运营效率和安全裕度,还能够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共享区域资源与政策红利。同时,进一步提升京津冀运协委平台资源统筹能力和对外协同影响力,对做好协同决策、协同应对、缓解突发性大面积航班备降等带来有力支撑。这一合作既是技术与管理模式的升级,也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
呼和浩特机场发挥带头作用,多措并举取得实效
呼和浩特机场在航班正常性管理方面发挥干线机场带头作用,开展了大量切实可行的工作,定期组织召开运管委协调会,通过协同会商、统筹资源,将机场、空管、航空公司等运行单位串联成联动保障集体,为内蒙古机场集团所辖中小机场代管协同运行机制做出重要贡献。呼和浩特机场多措并举,通过细化对CTOT、航班最晚关舱时间、临界放行延误时间的监控协调、提前维护TOBT数据等系列创新前置措施,以及实施廊桥机位航班提前10分钟关舱标准,取得实效。
2025年,在行业整体数据较高的情况下,各机场航班正常性数据仍有突出表现,来之不易的成绩靠的是条条措施的落实落地,靠的是主动服务的标准执行,更靠的是广大职工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内蒙古机场集团将继续深化航班正常性精准管理,紧盯各个环节的优化提升和各项措施的落实落地,为推动向行业领先机场集团迈进贡献力量。(《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陈虹莹 通讯员刘江)(编辑:陈虹莹 校对:许浩存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