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4-12-16 21:25:00

中国民航网讯:2024年以来,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积极响应全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与“四强”行动要求,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通过存量优化、增量拓展、旺季做大、淡季做优以及强化协同等举措,显著提升了运输生产效率,推动了航空运输市场的稳健增长。截至12月14日,集团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完成2002.77万人次,同比增长10.70%;运输起降架次达到15.01万架次,同比增长5.30%;货邮吞吐量达到8.54万吨,同比增长17.35%,各项运输量均创历史新高。

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按照“内网活、外联畅、国际通”的思路,研究制定《甘肃省支支、干支航线网络建设发展规划》,以构建“骨干网、通道网、干支网、大众网”四大网络为基础支撑,全面构筑以“骨干快线”为核心、经兰进疆通道优势明显、综合交通网络布局完善的航线网络体系。新开客运航线54条、货运航线3条,加密客运航线27条,新增通航城市11座,目前,累计通航城市达到112座,执行客运航线238条、货运航线10条,驻场运力43架,执飞航空公司43家。

一是高效搭建以兰州为中心的“内网活”省内网络,将“兰敦”“兰嘉”准快线规模保持在日均5班以上,“兰庆”航班量每日最高至3班、其他支线机场(天水、夏河机场除外)往返兰州航班保持在每日1-2班,基本实现了省内支线机场往返兰州“早中晚”均衡分布。

二是大力推动“外联畅”全国网络,有序壮大骨干网络,积极协调航司加密、新开兰州至全国航线网络,将兰州机场每日10班及以上快线规模增加至6条,包括北京、上海、广州、乌鲁木齐、杭州、天津,每日5班及以上“准快线”规模增加至16条,含成都、昆明、长沙、南京、深圳、厦门、青岛、福州、郑州、武汉、南昌、济南、大连、喀什、敦煌、嘉峪关等城市,累计新开、优化进出疆航线近50条,涉及疆内乌鲁木齐、喀什、伊宁等14个航点,占比达新疆民用机场50%以上,新开、加密兰州至台州、济宁等城市航线80余条,大幅延伸了兰州机场航线网络辐射范围。

三是积极推进“国际通”全球网络,积极顺应我省扩大对外开放趋势,充分发挥兰州机场集散聚合效应,重点打造以兰州为中心,向西、向南开放的国际航空通道,进一步完善了我省国际航线网络布局。今年以来,累计开通兰州至香港、名古屋、大阪、万象、曼谷、芽庄、普吉、芭提雅,敦煌至雅加达、首尔、香港等国际(地区)客运航线16条、国际(地区)货运航线5条(含2条临时国际货包航线)。特别是4月15日,兰州至香港客运航线的开通,直接推动了兰州与香港两地“自由行”往来政策的落地实施,目前已累计执飞71班(142架次),运输旅客1.34万人次。

一年来,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全力以赴保安全、优服务、稳经营、拓市场、强管理、增效益,通过客货联动、陆海联动、空铁联动、空地联动的方式,为航空运输市场的持续稳定增长注入了活力,航空运输生产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运输起降、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等主要指标均实现了同比增长,庆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50万人次,嘉峪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600万人次。集团全年旅客吞吐量首次迈上2000万人次的台阶,实现历史最好发展水平。

下一步,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将按照《甘肃省支支、干支航线网络建设发展规划》,与航空公司合作,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引进支线机型驻场运力,搭建省内支支串飞航线,实现省内9个机场的互通互达,解决省内政商出行不畅、旅游便捷性不足等问题,同时探索支线通航业务,形成“以通补支、以支强干、以干促畅、通达世界”的航线网络逐级互补架构。(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供稿)(编辑:李海燕 校对:张彤 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lihaiyan 000
推荐新闻: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山东东营机场安检:筑牢安全防线 + 升级...
易斯达航空恢复运营以来客运量累计突破1...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