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时节,记者行走在浙江民航主要机场,一如酷热的气浪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入境旅客扑面而来。
从“卖全球”到“买全球”,再到如今“买卖全球”的世界小商品之城义乌市,“洋面孔”随处可见,每年近60万世界各地的老外不是来旅游的而是来淘金的。数据显示,2024年义乌市进出口总额达6689.3亿元,超过了16个省份。
“目前义乌至广州航班每天8班,其中外籍旅客占40%以上。2024年,入境义乌的外商达56.9万人次,其中通过义乌至广州航线中转往来义乌的外籍旅客就有20.93万人次,今年前8个月该航线共运送外籍旅客17.54万人次”。义乌机场总经理方文荣说,今年以来机场客流显著特点是外籍旅客明显增多,预计全年旅客吞吐量可实现355万人次。

入境义乌航空口岸的外籍人士正在办理相关手续(义乌机场供图)
7月3日,杭州机场国际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行。该中心是在浙江在全国机场率先建立的涉外综合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经过提升改造,为入境国际旅客提供的落地即办的“一站式”综合集成服务中心。

外籍人士在杭州机场国际服务中心咨询(杭州机场供图)
8月21日,在该中心记者巧遇在义乌做生意的莫桑比克商人爱德华。他说,接上首次来浙江考察的非洲同事后,立刻陪他来到国际服务中心,办理电话卡、绑定支付宝、兑换人民币。“刚到异国他乡,我们最急迫的需求,就是怎么打电话、怎么方便支付。”爱德华说,五年前来浙江,他办这些业务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飞机一落地,所有事情全办妥。目前,每天有100多位老外在此办理电话卡、支付宝、兑换外币等业务。
近年来,浙江对外开放能级持续提升。据统计,近两年入境外国人数每年增长20万人次。2024年,全省出入境外国人超过62万人次,同比增长49.5%,2025年二季度仍保持在增长高位。
“杭州机场入境旅客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居多”,杭州机场市场部总经理钟潜分析后认为,入境旅客的大幅增长得益于两个原因:一是宏观上中国免签国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单方面免签国的“朋友圈”扩容为机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二是微观上火出圈的杭州“六小龙”现象引来世界各地的商务客前来考察,“科创品牌”的加持成为杭州机场入境商务客增长的核心因素。
入境游客数量持续增长,背后是出入境服务的不断迭代升级。去年9月杭州统一的涉外综合服务平台AI Hangzhou“爱杭州”小程序上线。这一全国范围内的创新实践,让外国游客一“码”实现扫小红车、去医院挂号、预约博物馆等增值服务。
杭州机场党委书记蒋福敏说,今年杭州机场入境旅客最大的变化是“客流反向”特征明显:过去杭州到越南、印尼等国以旅游度假为主,开通的航线集中在蚬港、芽庄、巴厘岛等旅游城市,客流“出的多,进的少”;现在进的短板,商务“补上了”,越南胡志明、印尼雅加达首都城市商务客大量前来杭州考察对接,促进了杭州机场入境旅客的不断攀升。
今年1月,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推出“一张机票游温州”促销政策,只要外籍旅客飞到温州,落地后7天凭机票、护照就可“一票在手,畅游无忧”。温州机场市场拓展部部长游凯说,遍布世界各地的70多万华侨今年以来到温州旅游、经商的数量明显增多,1-8月份温州机场10条国际(地区)航线出入境旅客吞吐量达26.3万人次,同比增长16.77%,其中,罗马至温州、马德里至温州、米兰至温州三条主要入境航班客座率分别为84.6%、84.2%和81.3%。

香港快运开通香港至义乌航线(徐业刚/摄)

温州机场迎来240小时过境免签新政,首名外籍旅客入境(温州机场供图)
同样在东海之滨的宁波,今年前7个月入境宁波机场口岸的外籍旅客62.2万人次,同比增长29.3%。宁波机场总经理孙霞峰分析说,除宁波经济外向型为主和国家免签政策、购物退税的原因外,机场还实行了一系列入境便利化服务举措也是重要因素。
浙江省机场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全省机场入境旅客371.7万人次,同比增长15.2%,是全国各省市航空口岸入境旅客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浙江机场入境旅客的大幅增长从另一方面折射出浙江久久为功的民航强省建设取得的成果,彰显出浙江深度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浙江省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魏建根这样认为。(《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徐业刚)(编辑:李佳洹 校对:许浩存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