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航空+文旅”相辅相成 甘肃民航精心构造“空中文化会客厅”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5-09-13 16:01:00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空中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在旅客眼中,甘肃究竟只是航班表上一个匆匆掠过的地名,还是海报上敦煌飞天的曼妙姿态?是一句带着西北味道的“您慢走”,还是丝绸之路上那颗璀璨的历史明珠?甘肃的文化形象,正是在这些细微之处逐渐清晰。而机场,恰恰是传递这份印象的第一窗口。 

于机场筑千年文明“会客厅”

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中华文明瑰宝,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之举。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是人类艺术的珍宝。“数字敦煌”运用科技守护历史记忆,而机场集团则依托候机楼的独特空间,让这份千年瑰宝“开口诉说”。

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飞天主题贯穿候机楼的各类引导标识和公益广告,让旅客在行走间便能感受敦煌艺术的韵律。当传统艺术借助现代媒介焕发出新的生机,甘肃的文化遗产便真正拥有了跨越时空的“展示窗口”。

中华文化素有“阐旧邦以辅新命”的优良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正体现在走进现代生活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候机楼内的“陇原风物集”手工坊店和省博物馆文创店两大平台,正将甘肃文化成为旅客可触、可感、可带走的美好体验。手工坊店汇集了庆阳香包、刻葫芦等甘肃非遗工艺品,每一件都凝聚着手工艺人的匠心与传承。相邻的省博物馆文创店,则让文物以新颖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俏皮可爱的马踏飞燕玩偶、精致典雅的彩陶书签、融合壁画元素的丝巾,以及充满地方特色的甘肃土特产文创手伴,让原本高冷厚重的历史变得亲切可感。

这里不仅是旅客驻足选购的购物空间,更是了解甘肃历史文化的生动窗口。兰州机场T3自投运以来,甘肃特色文创产品、“甜胚子”奶茶、“同城同价”牛肉面等本土美食成为爆款已接待旅客400多万人次,收入8000余万元。一位来自广东的游客在航站楼买了一个香包,并因此决定改变行程,前往庆阳探寻香包背后的故事,让陇上之行更有温度。

享空港绿洲 润旅人心田

文化不应是束之高阁的珍藏品,而应像阳光般洒落至更广阔的天地。依托全省机场网络打造“微型文化驿站”,通过展板、电子屏和实物陈列,动态介绍从河西走廊到陇东高原的多样文化形态。《读者》杂志、甘肃风物志等书籍在机场贵宾厅、商务休息区及公共读书角随处可见。在张掖、嘉峪关等支线机场,还会定期邀请专业人员开展“文化讲解日”活动。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感慨:“原本乘飞机只是赶路,现在却成了孩子了解家乡的第一课。”航站楼内书香芬芳,各类书籍读物琳琅满目,让机场成为全民阅读的驿站,文化不再遥不可及,它存在于旅客休息间隙的每一次驻足和随手翻阅之中。

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联合省文旅厅推出了“航空+文旅”产品,旅客购票即可领取景区优惠券、非遗体验券。去年一年,仅通过兰州机场就有近十万旅客走进甘肃,亲身感受这片土地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从候机楼内回荡的《河西走廊之梦》旋律,到黄河巨鼎、敦煌飞天、水车等多元化装饰;从一碗地道的牛肉面、一枚清润的软儿梨,到一句西北乡音的亲切问候……当旅客因一场数字敦煌展示而心驰神往,因一阵牛肉面香气而思念涌动,因一句“烦事先‘放哈’”的洒脱而会心一笑,此时此刻,机场已不仅仅是出行的中转站,更是文化共鸣的起点、心灵旅行的首站,成为一座“可以触摸的文化场馆”。

当旅客因一场 “数字敦煌” 展示而对莫高窟心生向往,因一缕牛肉面香气而爱上西北味道,因一句亲切乡音而倍感温暖时,机场已悄然变身 “可以触摸的文化场馆”——这里是文化共鸣的起点,是心灵旅行的首站,更是甘肃向世界递出的一张鲜活文化名片。

文化的传承从不是宏大的口号,它藏在“如意甘肃乘心如意”的每一次真情服务里,体现在旅客可触可感、可品可念的温暖旅途中,更融入甘肃民航机场集团打造空中文化会客厅”的每一份匠心之中。(《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通讯员刘孟宇)(编辑:王亚玲 校对:金杰妮 审核:韩磊)

责任编辑:wangyaling 000
推荐新闻: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山东东营机场安检:筑牢安全防线 + 升级...
易斯达航空恢复运营以来客运量累计突破1...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