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航智库>智库专家>吴涛
典型案例反思安全 长周期下的民航运行安全问题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8-07-23 16:19:00

 

今年年初以来,涉及民航运行安全的各类事件频繁登到大众媒体的版面,从“5.14”川航英雄机长,到“7.10”国航副驾驶机上吸烟,一次次引起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然而,作为民航企业的从业者,笔者关注的不是民航事件何以经常占领媒体头版,而是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创纪录的安全长周期下,不断出现的运行不安全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

一是长周期安全运行下的部分从业者思想麻痹

截止到6月底,我国民航运输航空已经连续安全运行超过94个月、6245万小时,2010年-2018年的百万小时事故率为0.02,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记录。回想20年前,民航全行业为500万小时安全运行不懈努力的时代,真正已是完全的今非昔比。然而,许多现在的民航年轻从业者对于空难事故已经完全没有了感性认识,因为行业的上一次空难要回溯到2010年8月24的伊春机场,在那次特别重大事故中,机上的96人中有44人罹难、52人受伤。

长时间的安全运行状态,让部分民航从业者逐渐对灾难和危险失去了警惕,表现出了对于风险的麻木和无感。前不久的CA106航班,机组在错关空调、氧气面罩释放后,仍然坚持继续飞往目的地机场,而不是尽快备降,直接反应出机组人员安全思想的松懈麻痹。类似情况不妨参看著名的“幽灵航班”事故,2005年8月14日塞浦路斯的太阳神522航班正是因为加压系统故障最终导致飞机坠毁在雅典附近。思想是行为的主宰,“天下虽平,忘战必危”,长周期安全运行下滋生出了松懈麻痹思想,此时一定要在从业者耳边敲响振聋发聩的警钟。唯有如此,才能让民航从业者振作精神、转变态度,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心态对待每一项工作,从而为更长的安全运行周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部分关键岗位人员的能力不足

安全是民航每一名从业者必须“念兹在兹、唯此为大”的事情,同时必须承认的是飞行、空管、机务等关键岗位对于运行安全的影响往往是决定性的。2016年5月1日,MU5443航班在康定机场跑道外接地后复飞;前不久的7月4日,G5航空的CRJ-900飞机在通辽机场进近时双发错误关停;前不久的7月10日,CA106航班副驾驶想关闭客舱再循环风扇,却误关了相邻的空调组件开关……一系列不安全事件,直接反应出关键岗位人员的能力不足。

对于民航这样的高风险行业,应该从体制机制建设的高度重视安全关键岗位,形成技能培训的闭环管控系统。关键岗位人员更需“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自身确保运行安全的职业技术能力。

三是少数从业者的工作作风松懈

工作作风是人们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行为特点,是贯穿于工作过程中的一贯风格,一般包含两个层面:精神层面包含了工作态度、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自我认知、岗位专业知识、职业素养等内容,表现为一个人或一个团队的综合素质;行为层面包含对工作的理解、计划、执行、完善、改进和评价等内容,表现为完成工作的控制性和时效性。2017年5月22日,CA872北京-兰州航班,在兰州落地后检查发现前起落架轮舱处挂有一个AMECO的机务工具包;2017年12月9日,CZ航空一架A380飞机滑行偏出跑道事件,机组的驾驶舱纪律作风相当散漫,基本处于毫无节制的聊天状态。

今年年初以来,民航局持续在全行业开展以“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大力发扬优良作风,促进民航安全发展”安全从业人员工作作风宣教工作。然而,工作作风的养成并非朝夕之功,不诚信习惯、关系文化、面子文化等依然在基层单位存在,“走捷径、抄小道”的习惯性违章也没能完全杜绝。

四是中小机场安全运行能力不足

截止到6月底,我国拥有运输飞机为3402架,随着千万级以上机场的容量饱和,很多新增运力投入了中小机场。然而中小机场的业务量小、设施性能不足、专业技能不足、留不住人才等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空管、机务等关键岗位。今年2月26日,9C8783航班在ZQZ机场降落时,机场见习指挥员在跑道上有人员和车辆的情况下,盲目指挥飞机落地。飞机在采取了最大刹车最大反推等措施停稳时,距离人员和车辆最近仅为约320米。

中小机场因业务量小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其长期亏损运营始终是民航企业中的常态。在强调公共基础设施的正外部效益的同时,如何解决中小机场的安全运行“痛点”问题,是全行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从上述的典型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行业的运行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一些严重事故征候已经严重威胁到运行安全。必须以振聋发聩的声音向全行业鸣醒警钟,生命必须敬畏、事故不能重来,不要让血和泪的悲剧再次上演。

在此,笔者有几点肤浅的建议:

一、各级管理者要在思想上真正重视

随着民航企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安全、服务、效益等工作目标的压力也不断增大。“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各级管理者的重视是各项工作得到落实的关键。各级管理者应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辩证统一关系,给安全管理体系、关键岗位资质和技能、安防技术提升等方面分配更多的资源,把个人精力多用在安全管理方面,切实将风险识别与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二、要加深对新时代安全管理的认识

新时代安全管理的要求是“新、高、严”,即规章新、标准高、要求严。近年来,民航局一直在持续编撰和更新各类民航法规和规章,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规章体系,体现出监管者对于行业安全工作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回顾历史经验,每一条规章标准都是用血泪教训换来的,所以对于规章标准要心存敬畏。要积极回应新时代安全管理的要求,迅速转变思想观念,培育持续学习的能力。持续识别规章标准,及时更新基础运行文件,持续实现合规性和可行性的统一。换脑筋、明思路、习新知,才能跟上新时代安全管理的脚步,才能把握新时代安全管理的节拍。

三、安全工作需要体系化管理

管理体系是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是将各种企业资源集中起来进行有系统的组织以便开展生产活动的管理过程。以往不少民航企业参加了ISO“三标体系”认证,十年前民航局在行业内推广了SMS管理体系,其后又推动了SeMS体系建设,考虑到民航企业还有空防、消防、交通、职业健康、群体性事件等方面的安全工作内容,如何建立起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从业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实现组织机构的调整、岗位职责的明晰、企业资源的再分配,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体系,无疑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内容。

四、要用好安全管理的抓手

一是目标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促进单位和个人取得最佳的安全业绩;二是健全责任链条,自上而下确定的工作目标要变成各级干部员工肩上实实在在的责任,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三是坚持强“三基”工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基础、基本功”要靠日复一日的悉心磨练,只有掌握了坚实的业务技能,才能够在各种工作状况下都不变形、不走样、不犯错;四是勇于创新,当今时代网络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要勤于学习和探索,将新技术应用于运行生产中,从而减少人为差错发生的概率,截断安全漏洞引发的事故链条。

五、培养“严细实勤”的工作作风

一线操作者在工作中常有“走捷径、抄小道”的想法,久而久之形成惯性思维,极易造成习惯性违章操作。要树立对于规章标准的敬畏意识,虽然规章标准有时略显繁琐,但却能够最大限度保护一线操作者自身不受伤害;SMS体系并非要求绝对的无问题,而是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所以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隐藏逃避使小风险累积成大隐患。要培育实事求是的安全诚信文化,把教训转化为经验,把经验转化为财富,扎扎实实的培养“严细实勤”的工作作风。

综上所述,典型案例反应出了安全长周期下的行业运行安全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深刻汲取过往的教训,奋力敲醒警钟,抖擞精神、凝心聚力、谨慎前行,为延续更长的安全周期而努力工作。(中国民航网智库专家 吴涛)

责任编辑:wanglei
相关新闻: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