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航智库>智库专家>吴涛
改革开放是民航发展的最大动力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8-10-22 15:51:00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改革开放近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遇到过困难,我们遇到过挑战,但我们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值此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回顾我国民航的改革开放历程与发展成就,有助于我们思考与实践民航强国建设的未来之路。

改革通常是指改掉存在的、不合理的部分,产生新的具有进步意义的改良革新。我国民航的四十年改革之路,主要是沿着市场化方向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即有体制,完善市场与企业运行机制,比较显著的改革进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年以前,我国民航实行的是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民航隶属关系数次发生变动,但主要是由空军负责管理。1980年2月,邓小平同志作出“民航一定要走企业化道路”的重要指示。同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民航脱离空军建制,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1984年10月9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决定民航要加快政企分开、筹建航空公司。

第二阶段:1987年开始,民航实施了以政企分开,管理局、航空公司、机场分设为主要内容的体制改革。1987年至1992年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沈阳设立六个民航地区管理局,并在各省(区、市)建立省(区、市)局,绝大部分省(区、市)局与机场合一,实行企业化运营。将原来六个地区管理局的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业务、资产和人员分离出来,组建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北方航空公司、西南航空公司、西北航空公司六大骨干航空公司。各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

第三阶段:2002年国务院原则同意民航总局上报的《关于深化民航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直属航空企业重组方案》。第三轮改革以“政资分开”、“机场属地化”为核心内容,民航总局不再行使各大民航企业的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政企彻底分离,绝大多数机场交由地方政府管理。组建六大集团公司,成立新的国航、东航、南航、民航信息集团公司、航空油料集团公司、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

第四阶段:2015年至今,以航班时刻资源市场化配置、减少价格管制、民航企业混改、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民航改革正在路上。

开放通常是指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允许进入。1971年11月19日,国际民航组织第74届理事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合法代表、驱逐台湾代表的决议。1974年我国派代表团参加国际民航组织大会,行使在国际民航事务中的正当权益。1978年10月,邓小平同志对民航和旅游业的发展曾做出重要指示:“民航在现代社会是不可缺少的部门。发展国际旅游,没有国际航线是不可设想的”。从此,民航加快了国际化发展的步伐。

由于民航行业鲜明的国际化特征,我国民航的开放主要以对外开放为主要特点。航空器材和通讯导航设备采购,飞行技术与安全运行、民用机场建设和运营标准等,与航空运输业先进国家展开了广泛的合作。在航空器维修、航空餐食、航空地面服务等方面,都与国外企业组建过合资公司。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运营方式和管理经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民航事业的现代化、正规化和航空安全运行水平。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业务量较大的航空公司相继加入了星空、天合等国际航空承运人联盟。国航、东航等以相互持股方式与境外航空公司开展战略合作。

改革开放是民航发展的最大动力,破除了体制和机制束缚的行业焕发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四十年来我国民航行业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978年,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230万人,世界综合排名为第37位,旅客运输量在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的比重仅为1.6%。2017年底,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5.5亿人次、货邮运输量705.9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239倍和110倍,旅客运输量在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的比重上升到29%;1978年,我国国内航线仅150条。2017年,国内航线数量已经达到3519条(不含港澳台航线),是1978年的23.5倍;1978年,我国仅有12条国际航线,国际旅客运输量11万人。2017年底,我国共有31家航空公司经营810条国际航线,国际旅客运输量达5544万人次,分别是1978年的67.5倍和504倍。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改革开放的核心要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宏观经济发展指明原则和方向,激发微观经济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开辟出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民航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个坚定而渐进的进程,是我国改革开发四十年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时代缩影。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写道:在未来的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对于作为国民经济战略产业的民航而言,提供安全、优质、普惠的航空运输服务自然是应有之意。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发展,面对广大旅客对于美好旅行体验的诉求,我们民航行业唯有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与解放思想,不断兴利除弊、革故鼎新,不断推动民航强国建设进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贡献力量。(中国民航网智库专家 吴涛)

责任编辑:zhichun
相关新闻: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