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航智库>智库专家>航班正常与服务研究
用真情服务缓解延误负面情绪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7-03-24 17:51:00
  随着民航对航班延误知识普及力度的加强,越来越多的旅客逐渐理性地认识到,航班能否正常受制于很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了民航机队规模快速发展与机场运行保障能力、与民航空域开放程度形成突出矛盾的客观现实;包括了天气原因、飞机故障等不可控客观因素;还包括了旅客人为原因造成的延误。但理性认知并不代表就能坦然接受,旅客对航班延误的无奈经常会转化为对后续服务的更多期待。因此,航班延误后,民航的服务工作要更加细致周全、服务人员要立足于旅客角度换位思考,本着为旅客积极协调解决现实问题的目的做好服务工作。如果航班延误后的服务不到位,很容易就会给旅客压抑的不满和愤怒寻找到出口。
 
  诚然,服务工作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航班延误这道难题,但却能改善甚至改变旅客的感受。尤其是在导致航班延误的众多客观因素无法避免的情况下,航企更加需要高度重视航班延误后的服务工作。这也能解释有些航班延误了七八个小时,不仅没有旅客抱怨,反而出现了旅客在下机时发自内心地向乘务员表示感谢的现象。因为旅客感受到了乘务员的用心和努力,乘务员用真情服务消除了旅客烦躁和不满的情绪。同时,民航也曾经出现过航班延误后,回答问询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耐心、不真诚,导致旅客更加不满的事件。可以说,不到位的服务激化了旅客与航空公司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不久前,笔者一位业外朋友讲述了他搭乘航班出行,选择航空公司的标准。之前,他选择多次选择了A航空公司航班出行,遇到几次航班延误后,他就尽可能避免选择这家航空公司的航班出行,而是选择B航空公司。并不是因为B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率更高,而是遇到航班延误时,B航空公司工作人员能更快速地提供航班动态信息、提供的餐食也更精细些。而不像A航空公司发放给旅客一碗方便面就不闻不问了。所以他搭乘航班出行,首选B航空公司。由此可见,同样的航班延误,因服务品质不一样带给旅客的感受也是截然不同的。
 
  航班延误后,旅客最需要什么服务?换位思考,其实旅客无非想第一时间得知延误原因,频繁被告知航班动态,能提供食品、休息场所,主动提供后续航班衔接服务等。如果航企能先行一步,主动作为,在服务内容和方式方法上更加契合旅客心理和生理需求,或许能有效缓解旅客因延误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当然,前提是航企要能站在旅客角度,真正读懂旅客的需求。就如航企加密了航班延误信息的播报频度,既让旅客更快速地获知信息,又让旅客感受到他们的需求得到了航企的密切关注。这个改变的过程也是航企眼睛向外,真正关注到旅客要什么的转变。
 
  在管理学上,管理者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管理好下属的预期。如果能为下属提供超出预期的激励,哪怕是超出一点点,也会让下属感动而更加忠诚于职业。同样,航企也要管理好旅客的预期,特别是管理好航班延误时的旅客预期,为旅客提供超出预期哪怕是超出一点点的服务,绝大部分旅客都会容易被感动。破解航班延误这道难题,提高服务品质应该是其中一解。(蔡霞)
 
  原载于《中国民航报》 2017年03月24日第002版
责任编辑:zhichun
相关新闻: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