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太地区2015年新增加的140架公务机中,有超过半数是二手公务机,改变了该区域市场历来一味“求新”的格局。中国作为亚太地区最活跃的公务机市场,二手公务机交易也逐渐活跃起来,过去18个月的累计增量接近30架。二手公务机,这一在欧美成熟公务机市场上的主力和主角,经过初期的酝酿、萌发,开始在新兴市场上崭露头角,有望成为一支生力军,引领这些区域市场向更成熟、理性的方向发展。
二手机交易是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
在世界主流公务机制造商不断推出新机型博人眼球的同时,二手公务机交易在全球范围内一直保持着平稳增长。在以亚洲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近两年,伴随新飞机接收速度的放缓,二手机交易开始成为这些市场新的业务增长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公务机和民航客机一样,有着超长的服役期,平均寿命可达30年。相比民航客机为雇主服役的“忠实”程度,公务机要“风流”很多,在寿命周期内会“数度易主”。
“公务机在1位拥有者手中的平均使用年限为6年。”中国公务航空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廖学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意味着公务机在寿命周期内平均会转手5次。其中,第一次为新机交易,剩下4次均为二手机交易。”
二手公务机是公务机市场交易的主体,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易规模比新机交易大很多。“全球每年有超过2000架公务机交易,除700架左右是新机交易外,其余绝大部分都是二手机交易。”廖学锋告诉记者。
据亚翔航空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过去2年(截至2016年8月),全球在售二手公务机的总市值从58亿美元增加至79亿美元,增幅高达35%;在售公务机的数量占整个公务机机队数量的10.2%。
“该比例表明,全球二手公务机市场供给目前已呈现出相对过剩的态势。”廖学锋表示,“按照全球通行的准则,一个健康的公务机市场,在售飞机数量通常约占市场飞机总保有量的5%~6%,低于或高出这个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市场的景气程度。”
过去2年,伴随着中国公务航空市场发展的深入,公务机不再“只买不卖”,一些机主开始寻求出售公务机,但这却招致了一些对于中国市场发展的担忧和误解。
“二手公务机交易的出现和活跃是中国作为新兴市场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亚洲商务航空协会副主席吴景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市场容量稳步增加的过程中,二手公务机有市场、有交易,实际上是一件好事。”
参照成熟市场的二手公务机占比,在公务机保有量超过500架的大中华区,市场中出现二三十架飞机待售,处在健康的发展区间内。
二手机衍生出的新机遇
据亚翔航空《2015年度亚太地区公务机机队报告》,2015年,亚太区新增140架公务机,二手飞机占53%,大于全新飞机。
作为亚太地区最活跃的市场,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2015年新增的二手公务机数量,分别占亚太区增量的18%和19%。增量虽不及新飞机大,但足以表明,二手公务机交易已经在中国市场活跃起来了。
在2015年北京国际商务航空展览会(CIBAS)期间,达索猎鹰公务机就曾现场售出一架二手猎鹰7X公务机,不仅成为该届展会的一大亮点,也让二手机交易正式走上台面。
不仅仅是公务机制造商,中国的部分公务机运营商也开始将业务范围拓展至二手公务机领域。如金鹿公务航空就提供飞机资产交易服务,其官方网站目前列出的待售二手公务机包括波音BBJ和湾流G450等。
与全新飞机相比,买卖二手机更为复杂,技术含量更高,不仅会涉及拟购公务机的背景调查、维修维护记录查询、适航性评估、价值评估等很多问题,还需掌握二手公务机引进的政策和流程。
因此,主要针对二手机交易的购机咨询及购买代理服务市场开始得以快速发展。廖学锋表示,他的客户中有许多潜在买家对于二手公务机有了购买意愿,购机咨询业务量也越来越多。
此外,二手公务机交易的活跃也带动了公务机维修、维护以及内饰改装市场的发展。
二手公务机交易完成后,公务机产权发生变更,新的拥有者往往会根据自身需求和偏好,对飞机的外表和内饰进行翻新或改装,有的甚至会对飞机的航电系统、发动机等加以改造。在成熟的欧美市场上,这些由二手机衍生而来的新业务已经发展成熟,而且对整个公务机行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在中国乃至亚洲市场上,将逐渐成为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