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通航>观察
《中国民航报》:“无人机+”时代来临?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5-06-10 14:41:40

  无人机与传统行业相结合,拥有巨大的应用领域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无人机作为一个空中的平台,想具备什么功能取决于携带什么机载设备,这是无人机与互联网的相通之处。“无人机+”与“互联网+”类似,都可通过与传统行业跨界融合开辟发展新“蓝海”。“无人机+”的应用还存在哪些限制因素,以及应采取怎样的发展策略,这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自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全社会都在积极探讨“互联网+”与自身行业的结合。然而,几乎同时,互联网企业准备进军“+无人机”市场——谷歌、亚马逊、Facebook、腾讯、小米等互联网企业纷纷高调开展无人机业务……于是,“无人机+”带给人们无尽的想象。

  不仅是想象,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中国在“无人机+消费”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以民营企业为生产主体所生产的“中国制造”无人机已占领全球消费级无人机70%的市场份额。从无人机“闯白宫”到“送婚戒”等新闻事件的报道,也让国产无人机以及位于深圳的大疆无人机制造公司大出风头。大疆无人机制造公司成立于2006年,到2014年无人机产品销售收入已近30亿元,目前该公司独占消费级无人机世界市场的半壁江山。

  前不久国务院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 “智能化”与“互联网”并列成为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关键词,“机器人”和“航空装备”同被列为需要突破发展的制造业重点领域。那么,无人机作为正在被互联网企业战略吸纳的智能化空中机器人,将迎来怎样的应用发展前景?“无人机+”能否成为另一种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新理念?

  “无人机+农业”

  农药喷洒/虫灾监测/森林防护/牧场管理

  无人机携带农药可进行超低空喷洒,操作简单,较人力喷洒大幅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较有人飞机作业降低了飞行高度,提高了喷洒精度,避免了农药浪费和扩散伤害。其携带病虫色谱摄影设备,可对农林植被进行病虫害监测和预警;携带实时图传或热成像仪等,又可在大面积无人森林的火灾预防、偷伐制止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据测算,我国仅农药喷洒和森林防护两项,所需无人机数量就超过2000架。而澳大利亚牧民用无人机看管牧场和牲畜的实例,也说明无人机在农林牧副渔产业的应用还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无人机+电力”

  电力巡线/架线/电网“大数据”建设

  现代无人机可以穿越高山、河流对输电线路进行快速巡线,专用的无人机也可以在恶劣环境中开展架线工作,节约工作成本,保障人员安全。借助机载设备,无人机还能使肉眼难以发现的、处于萌芽状态的隐患通过红外、紫外成像显现出来。

  据测算,我国在电力领域的无人机需求约为4000架。而构建电力行业的“大数据”系统,可以为电网管理和维护提供数据分析,以便管理部门作出决策。

  “无人机+交通”

  路况勘察/事故取证/交通疏导/智慧交通

  我国各大城市道路拥堵严重,尤其是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不但容易造成邻近路段交通瘫痪,而且执法和救援车辆也无法到达事故现场。无人机可快速低空飞抵事故现场,第一时间进行执法拍摄取证;通过图传功能将空中俯瞰的整体交通情况反馈到指挥中心,便于交管部门远程指挥疏导。

  无人机对城市路况的勘察,有利于根据需要优化道路设置;收集足够的信息后,采用“大数据”等处理方法,相关部门可统筹制订系统的交通解决方案,打造“智慧交通”。

  “无人机+环保”

  环境监测取证/管道巡检/溢油处理/危险采样

  无人机遥感可对地面覆盖、水环境及变化情况提供定量和直观的监测,为各级环保部门提供执法判断依据;携带红外设备的无人机可对深埋地下的输油管道进行快速巡检,通过热成像及时发现油管堵塞或漏油;对于海上溢油事件,无人机可以指挥开展海平面的除污工作;在可能发生爆炸或有毒的区域,无人机可以进行采样,以便分析处理。

  根据常态化环境监测与应急污染事故处理的需要,搭配使用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可为环境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同时满足环境应急响应的需求。

  “无人机+国土资源”

  航拍测绘/地质勘察/城市规划/工程建设

  与传统的载人飞机相比,无人机遥感具有超低空作业、测控精度高、环境适应性强等明显优势;辅以信息化的地面设备,其能更快速甚至实时完成测绘拼图;在地质勘察时,可根据需要自由更换机载设备;三维建模使城市规划更直观,工程选址更精确,建设布局更科学。

  有些房地产商甚至用无人机对在建的某一栋建筑进行全角度建模对比,通过直观呈现每天的建设进度变化,促进商品房的销售。

  “无人机+公共安全”

  群体活动监控/罪犯追捕/反恐侦察指挥

  在举办大型展会或开展群众活动时,在室外重点区域使用警用无人机,可实现全面现场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意外事件;携带追踪设备的无人机,可锁定嫌疑人或车辆,自动跟踪,引导抓捕;在人质劫持等反恐案件现场,警用无人机可秘密进入不易接近的区域,除侦察外甚至可以携带小型催泪瓦斯进行空中投掷。

  将动态的无人机监控与静态的地面监控结合,加之卫星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构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安保“天眼”系统。

  “无人机+救援”

  火灾、洪水救援/灾害评估/人员搜救

  火灾蔓延的判断、高层建筑起火的救生等方面都是消防工作部署的关键,无人机可将详细情况实时传送至地面指挥车;当发生洪水时,无人机可携带救生绳或救生圈,并将其投送到需要者身边;中高空无人机可提供洪水受灾面积、地震毁坏程度等评估,为救灾部门提供最真实、最及时的资料;携带生命探测仪的无人机是搜救幸存者的有利工具。

  有些海水浴场配备了监测、救生两用无人机,发现有人溺水就第一时间报警、定位并投递救生圈;而在马拉松、登山等比赛中,无人机可携带常用急救药品飞到患者身边……可见,无人机救生应用会越来越普及。

  “无人机+娱乐”

  影视航拍航摄/飞行表演竞技/极限运动自拍

  传统的航摄直升机体积庞大、维护成本高昂,摄像师吊在下方工作辛苦且危险。多旋翼无人机通过云台携带高清摄像机,不仅将传统航摄的大场面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以其机动灵活等性能收到动感震撼的视频效果。飞行爱好者可以通过运动娱乐型无人机的地面第一视角操控舱,安全地体验翱翔蓝天的感觉。

  新一代航摄无人机不仅防水防摔,而且操控简单,可以自动对运动者进行智能跟拍。

  综上所述,无人机与传统行业相结合,拥有巨大的应用领域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无人机作为一个空中平台,想具备什么功能取决于携带什么机载设备,这是无人机与互联网的相通之处。“无人机+”与“互联网+”类似,都可通过与传统行业跨界融合开辟发展新“蓝海”。“无人机+”的应用还存在哪些限制因素,以及应采取怎样的发展策略,这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特约撰稿人高远洋、薛傅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薇
推荐新闻: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