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冯智君 通讯员蓝天悦报道:2025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提出,要持之以恒推进关键队伍资质能力和思想作风建设,全面加强飞行等关键岗位人员技能训练和业务训练。
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的东海航空,一直高度重视飞行员培训体系建设和飞行作风建设,将其作为筑牢安全根基的核心抓手和关键支撑。
那么,如何锻造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飞行员队伍?无形的作风建设是如何铸就有形的飞行安全?日前,记者走进东海航空,解密飞行员的“升级”之路,探索将严谨作风融入每一次飞行的点滴细节。
“严”字当头,铁规立标砺精兵
东海航空飞行员培训体系严格遵循民航局各项相关规定,从初始训练、副驾驶进阶到机长培养,全面贯彻最高标准。副驾驶需经历F0至F6共八个等级的严苛晋升,每跨越一级均需通过多重实战考核。当F5级别副驾驶欲晋级机长,须闯过东海航空独创的 “强化训练班” :包含理论强化与模拟机高压评估的突破性设计,淘汰率高达50%。通关者只有通过飞管部、飞行部、安监部 三方联合评估后,才能获取机长班培训资格。“公司以局方规范为‘基石’,以‘东海标准’为考核尺度,拧紧晋升的每节‘保险丝’。”飞管部总经理助理张为介绍道。
在技术迭代层面,“严”更彰显为培训框架的升级。 目前,公司全面推进复训体系向CBTA(基于胜任力的训练评估)转型,严苛执行国际民航组织核心能力矩阵,锻炼飞行员在高压环境下反复淬炼非预期突发状况处置力,筑牢飞行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实”战为要,险情化解证成效
东海航空将飞行险情处置深度融入复训体系,聚焦风切变、发动机失效起飞、襟翼故障等真实高发特情,以《东海航空飞行技术评定工作单》为量化标尺,对大侧风目视起落、单发处置、VOR进近等重点科目实施节点级偏差修正训练,确保每一步操作均锚定手册标准。
为筑牢人才梯队实战能力闭环,公司同步强化左座带飞质量管理: 新晋机长(F6级别)必须经历 “绑定带飞” 阶段,由资深教员针对其技术短板开展“特色”深度教学——教员动态解析左座操纵特性,结合训练问题定制 “手把手纠偏方案” ;飞行管理部门则通过每周采集带飞评语,实时优化训练路径,实现 “从模拟机到驾驶舱”的全域监控。
这套“训战一体”体系成效斐然: 某航班在高速滑跑中遭遇风切变警告,当班机长果断下令中断起飞,执行中断起飞程序,中断后报告塔台,通知客舱,脱离跑道后重新综合评估,成功化解危机。
“竞”学互助,久久为功促进步
培训中心一楼的两个全动飞行模拟机内,飞行员们正在进行高强度的特情处置训练,这场模拟机培训,是考试前几名的“优等生”奖励。
当前,东海航空推行“阳光用人”晋升机制,坚决破除论资排辈,打破资历、年龄限制,以技术能力为唯一标准,让“打铁还需自身硬”成了共识。公平公正的环境,让每一位飞行员都看到了希望,也激发了大家不断提升自我、追求卓越的动力。为鼓励飞行员主动学习,公司每月固定组织开展理论考试,试题没有选择题,全是填空、问答题这些 “硬骨头”。成绩优异者能获得模拟机训练时间奖励:第一名2小时,第二名1小时,第三名半小时,由总飞行师亲自带飞,及时指正错误。“对我而言,这不仅是一次锻炼,更是能获得总师指导的宝贵机会。”飞行员阿凯坦言,“每次考试我都在逼自己吃透手册,这种看得见的进步,比什么都踏实。”

从破晓到深夜,培训中心的飞行模拟机轰鸣不息。无数次翻阅的飞行手册、50%淘汰率的严苛晋升、毫厘不差的险情处置训练......在光阴流转中,内化为东海航空的安全基因,护航每一架航班的起落平安。
纪律严明,为安全飞行划出"硬杠杠"
作风就是战斗力,纪律就是生命线。东海航空以民航局《关于加强和改进空勤队伍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精神为指引,严格对标局方“纪律严明”要求,将"对违规违纪行为严肃处理"落实到具体管理中。依据《飞行部管理手册》建立的飞行员作风量化评估体系,通过六大维度、四个等级的评价机制,实现了对飞行员行为的“精准定位”。
在实际运行中,该系统展现出强大的约束力。如在舱音监控方面,对"未使用通讯规范术语"等行为设置1-2分扣分项;对"关键阶段进行与飞行无关的谈话"等严重作风问题直接扣5分;而对"违反驾驶舱两人制原则"等触及安全红线的行为,更是重扣8分。这种细化的评分标准,让作风管理有了清晰的“标尺”。
党建引领,为飞行作风注入“精气神”
东海航空将“政治过硬”作为飞行作风建设的灵魂工程,推动党建工作与作风建设深度融合。公司严格遵循局方要求,把强化党建作为锤炼优良作风的关键抓手,构建起“党委把方向、支部强堡垒、党员当先锋”的立体化工作格局。

2025年6月,飞行部党总支部的成立,标志着党建引领作风建设进入新阶段。截至目前,东海航空飞行队伍已突破430人,共设有一个党总支部、六个党支部,飞行党员135名,占飞行部总人数的31%。将党建的“软实力”转化为作风建设的“硬支撑”,充分发挥党员飞行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东海航空让“红色基因”成为驱动飞行队伍精益求精、遵章守纪的强大内生动力。
职业信仰,在作风践行中融入"敬畏心"
飞行技术工作坊内,一场别开生面的“6+1+4”安全策略研讨会正在进行。这场看似寻常的业务交流,实则源于近期主题征文活动中涌现的优秀心得,飞行员们用亲身经历诠释着的“安全飞行”的深刻内涵。

(本文图片均由东海航空提供)
在安全生产月期间,东海航空开展的“6+1+4”主题征文活动,让飞行员的严谨作风在一篇篇心得体会中得到生动展现。一分部于轲通过剖析特内里费空难教训,论证了“指令复诵与证实”这一要求的重要性;五分部丛显骁则用夜航着陆偏差修正的实例,诠释了“50英尺安全保护”理念价值。
正如二分部单良在文中所言:“‘6+1+4’不仅是一套操作规范,更是一种融入血脉的职业信仰。”通过持续的征文研讨、案例分享,东海航空将抽象的规章条文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行为,让“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的严谨作风在每一个飞行环节中落地生根,让敬畏之心在每一个起落间得到践行。
飞行安全,不仅在于精准的操纵与先进的设备,更源于严谨作风在每一处细节的扎根。从量化管理的“硬标尺”到党建引领的“软滋养”,从征文研讨的思想碰撞到起落之间的行为自觉,东海航空正以系统化的作风建设,将“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熔铸成飞行队伍的职业基因,为每一程飞行铺就最坚实的安全底色。(编辑:王亚玲 校对:贾昊天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