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冯智君 通讯员蓝天悦 报道:2025年1月举行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提出,要持之以恒推进队伍资质能力和思想作风建设,全面加强飞行等关键岗位人员技能训练和业务训练。
东海航空始终坚持把安全放在首位,一直高度重视飞行训练工作,用实际行动深入落实局方对飞行训练的工作要求。2025年前三季度,东海航空客运安全飞行超过6.65万小时,完成运输旅客475万余人次,牢牢守住航空安全底线,护航每一次平安起降。
那么,东海航空空勤队伍是如何进行高质量训练的?日前,记者探访了东海航空“大本营”,揭秘飞行员训练的“秘密基地”、观察“九彩女孩”是怎么练成的。
揭秘飞行员“秘密基地”:斥资近十亿元重金打造培训中心
走进位于宝安区航站四路的东海航空园区,身居园区C位的东海培训中心大楼映入眼帘。这栋高达9层的大楼(公司基地三期),于2018年4月落成,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由东海航空董事长黄楚标投资9.6亿元重金打造,自主采购全套飞行训练设备,用于飞行、乘务等关键岗位人员技能训练及考试。东海航空是同等规模航司中唯一一家建有综合训练大楼的航企。

走进培训中心一楼,就能看到两个身材魁梧的“大家伙”——全动飞行模拟机。它们来自全球最大的飞行模拟器制造商——加拿大CAE公司。
模拟机按照真飞机1:1比例模拟仿真驾驶舱,安装有各类真实的飞机仪表,可模拟飞行员第一视角飞机起飞、巡航、着陆等各个阶段的实时画面,还原真实的飞行环境。根据训练需要,除了配有教员操作台,模拟机还安装了国内外多个机场的地貌和地形视景数据库,能模拟风雨雷电、雨雪冰雹等复杂天气。公司每年付费实时更新全球机场视景,飞行员足不出户就能飞遍全球各大机场。
严格训练确保飞行安全
每一位飞行员在驾驶真飞机前,都需要在全动飞行模拟机上进行初始训练,熟练掌握处置各种特殊情况的本领。职业飞行员,每年也要定期复训,以确保飞行技术稳定输出。

伴随一声巨响,即将抬轮起飞的飞机,突遭鸟群撞击后剧烈震颤,向左偏航,鸟群被吸入左侧发动机导致发动机起火。机组决定继续起飞,立即踩舵稳定住滑跑方向后起飞离地。待飞机稳定爬升后,执行发动机失效程序,呼叫MAYDAY并报告塔台,申请返场着陆。随后机组做完发动机失效等一系列检查单,并跟随管制员的引导,单发平稳降落飞机,将百余位乘客安全送达地面。
以上画面是东海航空模拟内真实的训练场景。两台模拟机内,有关单发、鸟击、风切变等影响飞行安全的特情处置,是飞行员们的必修课。飞行员在这里进行年复一年的训练、考核,把各项操作细节练成肌肉记忆,确保飞行安全。
当前公司全动模拟机年可训练小时达6500小时/台,当前日保障训练近18小时/台,从早上6点到24点“连轴转”,堪称“东海劳模”。如此“劳苦功高”的模拟机有着严格的养护要求,必须终日“住”在温度很低的空调房内,专业团队全年每天24小时轮班对其进行日常维护。
为飞行员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培训中心2楼,飞行学员们围坐在波音737程序训练器(IPT)旁,正在进行飞机机械故障识别。作为辅助训练设备,IPT主要用于飞行员初始改装前的理论学习部分,熟悉驾驶舱仪表及故障现象等内容,供全体飞行员免费预约使用。
东海航空鼓励飞行员主动学习,为“卷王”提供更多技能提升的机会。每月固定组织开展理论考试,“优等生”们每月可免费享受5小时的全动模拟机训练时间,由公司飞行训练主管领导进行带飞。此外,培训大楼建在公司园区内,训练期间公司包吃包住,大大降低了空勤人员外出培训的疲劳感和交通风险。

在去年11月举行的首届中国民航飞行员职业技能大赛上,作为唯一跻身总决赛的民营航司代表队,东海航空飞行员李玉飞、单良机组获得B737机组综合成绩二等奖,展现了“东海籍”飞行员的实力,也诠释了东海航空对训练工作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对安全持之以恒的坚守。
截至2025年2月,东海航空飞行员共计431人。自2018年培训中心建成至今,东海航空自主培养机长37人,副驾驶239人。2024年聘任新机长14人,培养副驾驶41人,公司飞行员培养工作进入了快车道,自主培养的飞行员已超过飞行队伍人数90%。
夜色降临,深圳机坪灯光渐起,飞机起起落落。位于机场西北角的东海培训中心同样灯火通明,透过玻璃窗,能看到两台飞行模拟机正在“共舞”,飞行员正在专注训练。
飞行安全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且是通过无数次严苛的训练与资质把关所铸成的坚实屏障。从“斥巨资”打造一流的培训中心,到为飞行员提供全方位的技能提升机会,东海航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飞行安全的执着追求。
「九彩女孩」是怎么练成的?
2025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提出,要持之以恒推进关键队伍资质能力和思想作风建设,全面加强飞行等关键岗位人员技能训练和业务训练。
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的东海航空,一直用实际行动落实局方对关键岗位人员的训练要求。今年大年初二,东海航空“九彩海鸥”乘务组成功处置一起机上女童突发晕厥事件,从发现情况到医护人员上机用时33分钟,为旅客赢得宝贵抢救时间。
千万级装备练就“云端守护者”
培训中心动舱大厅内,阳光斑驳,乘务员与飞行员正在进行陆上撤离演练。动舱大厅内设有1台波音737动态客舱模拟器、2台波音737出口训练器、1台波音737MAX-9出口模拟器(用于大湾区航空乘务员开启翼上出口训练)。东海航空斥资两千万采购全套乘务训练设备,是同等规模航司中唯一自主培养乘务员的航企。

波音737动态客舱模拟器配备两个逃生滑梯,驾驶舱和客舱舷窗可显示动态视景。该模拟舱可还原真实飞行突发状况,模拟空中颠簸、释压、失火等特情,用于机组联合训练、灭火处置等16项训练。
波音737出口训练器配备滑梯抛放模拟系统,舱门内的液晶显示屏,可切换昼夜、失火、水上、舱门卡阻等视景,乘务员可在不同降落场景中实施紧急撤离程序,进行开关舱门操作。
波音737灭火模拟器在厨房烤箱、卫生间垃圾箱、衣帽间等8处设有模拟着火点。
水上训练场由长达23米、深1.8米的泳池和1个跳水训练器、1个水陆客舱模拟器及声光电系统构成。声光电系统可营造出雷雨天气下的水上迫降场景,氛围感十足。
全套应急训练设备设施让航班运行有备无患,乘务员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早已经历过各种特情的千锤百炼。
复训科目里的“生死时速”
根据民航局要求,在岗乘务员每12个日历月要进行一次复训。复训科目包括机组资源管理、医疗急救、机组联合演练等23项内容。
不同于乘务员在服务中的温柔可亲,训练场上的她们凌厉果决。

她们要在急救黄金时间采取正确措施。发现旅客昏迷后,乘务员计数“1001、1002、1003……”呼喊10秒后仍无意识,启动机上急救程序,乘务员广播找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心肺复苏,并联系飞行机组紧急备降,争取尽快落地送医。
她们要在15秒内打开舱门,撤离口令声音要在90分贝以上(相当于飞机落地噪音)。复训时乘务员口令响彻在整个动舱训练大厅,确保特情真正来临时,客舱内旅客都能接收到逃生指令。
她们要在发现火情后30秒内进行灭火。当客舱起火冒烟,乘务员迅速带上防护式呼吸装置(PBE),取就近适用的灭火设备前往失火区域,迅速扑灭火势,同时还需要安抚旅客情绪,避免旅客惊导致飞机配载失衡。
她们要在飞机停稳后的90秒内完成陆地撤离,组织全员以最快速度脱离险情。
机组联合训练就像期末大考,乘务员以组为单位进行撤离,特情场景由应急生存教员随机抽取,场景包括机组失能、客舱释压、非法干扰等,均需乘务员冷静判断,根据相关程序和现场环境灵活处置。
未通过复训的乘务员,将会被停止飞行,重新安排专项培训,直到考核合格后,重新获得资质才可再次为飞行保驾护航。
“对我来说最紧张的是水上撤离,”通过复训的乘务员小潞说。乘务员穿好救生衣需要在舱门口将救生衣充气,做好防护措施后脱离飞机并旋转180度跳水,然后在水中协助旅客登上救生筏,当所有机组成员和旅客全部登筏后,要迅速将救生筏划至安全区域。“如救生筏发生漏气并无法修补时还要进行弃筏,同样以背部接水的动作入水,通过反复练习也让我们充满信心。”
安全是对旅客最好的服务
高标准严要求的复训,旨在把训练成果转化为安全守护的“本能反应”,乘务员在面对危险时能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决策。无论是面对浓烟弥漫的火源,还是突发无准备的撤离,乘务员都能迅速响应、规范操作,确保在真实飞行中沉着冷静处理各种危机,守护旅客安全。

(本文图片均由东海航空提供)
当前,东海航空乘务员共计571人。自2018年培训中心建成至今,东海航空自主培养乘务长58人,乘务员880余人,承接大湾区航空空乘培训14次,持续向民航系统输送技能过硬的乘务员。
当您再次看到九彩女孩的笑容时,请记住:她们受过专业训练,能用最短时间疏散旅客,永远最后离开客舱,她们有能力保障大家的安全。(编辑:李佳洹 校对:许浩存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