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胡夕姮 通讯员奚啸麒 报道:在中国民航联通世界的蓝图上,一条连接亚太与南美的新通道——南向通道,正逐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在这条南向通道上,由东航执飞的“上海—新西兰奥克兰—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超长航线正在稳步运行中。作为我国民航成功开通的首条横跨太平洋的南向新航线,它不仅重构了亚太与南美之间的空中路径,而且以更短航程、更高效率为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搭建起新的桥梁。东航运控中心作为这一历史性航线的坚强后盾,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保障南向通道的安全与高效运行。
精心规划航路,提升运行效率
面对南太平洋海域沿途备降场稀缺、运行限制多的挑战,东航运控中心精心选用波音777-300ER机型执飞,创新采取“固定航路+灵活航路”策略,充分依托实时风温优化巡航燃油消耗。具体而言,来回程航路均使用240分钟EDTO运行政策,由飞行计划系统根据实时风温和航行通告情况,动态优化航路与高度,地面全程实施严密监控,在确保运行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提升航班的实际业载能力。
全面考察备降场,织密安全网络
为了构建一张严密的安全防护网,运控中心对南向通道沿途及目的地周边近20个机场开展性能分析、通告检索与气象研究,通过实地考察与数据比对,最终优选出五个常用航路备降场及五个目的地备降机场。根据公司部署,东航运控中心派出3个考察组,分赴新西兰、法属波利尼西亚、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五国实地考察和协调,与当地民航局、机场、主要航空公司及代理方深入研讨,共同制定应急保障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
强化数据支撑,优化导航保障
此前,为保障南美新航线顺利开航,东航运控中心对波音777机载导航数据库容量进行了专项评估。针对原有航路点使用率已接近饱和的情况,运控中心协同供应商霍尼韦尔优化数据存储策略,仅新增航线必需机场数据,开航前顺利完成所有航路、导航台及机场飞行程序数据的加载工作。
同时,运控中心全面跟进航图保障工作,累计增订九国AIP资料,收集22个杰普逊机场航图用于性能分析,对6国12个机场实施宵禁监控,并完成12个机场航图增订及相关管制信息收集与离场高度筛查工作。这一系列举措为空地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确保航班在复杂环境下精准导航与安全飞行。
组建精英团队,夯实人才基础
东航深知人才是保障航班安全运行的关键。为此,东航运控中心选派最优秀的签派放行人员执行签派放行监控任务,并指定经验丰富的班组长、签派教员及二级签派员以上人员专项负责;计划派驻运控航务经理常驻当地,及时协调解决航班运行中遇到的问题;与飞行、机务等部门紧密协作,共同构筑起南向通道安全运行的坚强防线。
随着这条南向“空中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东航运控中心将秉持安全第一、效率优先的原则,不断优化运行方案、提升技术实力、强化团队协作,以实际行动推动亚太与南美互联互通迈向新高度,为我国民航拓展远程国际航线积累宝贵经验。(编辑:许浩存 校对:陈虹莹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