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贝尔在天津直升机博览会上庆祝成立90周年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5-10-16 22:03: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今日民航》杂志 记者刘九阳 报道:10 16 日,德事隆集团旗下贝尔德事隆公司于2025中国国际直升机博览会首日,正式启动贝尔在中国的品牌90周年庆典,集中展现 90 年创新传承与 46 年深耕中国市场的双重价值。

1935 年成立以来,贝尔以突破性技术定义垂直飞行发展轨迹;在中国,自 1979 年首架贝尔直升机引入后,贝尔始终聚焦民用直升机领域,凭借技术赋能与本土化合作,成为中国直升机产业发展的长期合作方。


贝尔在天津直博会上的展台(摄影汪洋)

90 年创新:以技术突破引领垂直飞行进化

回溯 90 年发展历程,贝尔始终以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推动航空技术变革。1941 年,贝尔开启直升机研发之路;1946 年,推出全球首款获得民用型号认证的直升机贝尔 47,标志着商业直升机产业正式诞生。此后,贝尔在技术创新领域持续突破:1947 年,贝尔 X-1 试验机成为首架突破音障的有人驾驶飞行器,刷新人类对飞行速度的认知;自 1950 年代起,贝尔率先投身倾转旋翼技术研发,经多代技术迭代,构建起全球领先的倾转旋翼技术体系,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与长航程作业场景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进入 21 世纪,贝尔民用技术创新成果持续落地:2007 年首飞的贝尔 429,凭借平稳快速的飞行体验与宽敞客舱设计,成为全球紧急医疗救护(HEMS)、公共事业领域的标杆机型;2017 年获得 FAA 认证的贝尔 505,依托高效作业能力与多任务适配性,成为贝尔民用机队中增速最快的机型,目前全球累计交付已超 600 架;即将投入市场的贝尔 525,作为全球首款采用电传操纵系统的民用直升机,重新定义超中型直升机技术标准,为海上作业、油气能源运输、搜索搜救等场景提供全新选择。90 年来,贝尔累计交付民用直升机超 3 万架,技术足迹遍布全球 130 余个国家和地区。


46 年深耕:与中国民用直升机产业共成长

1979 年,中国引进首架贝尔直升机,开启中国民用直升机在近海油气、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先河。此后 46 年,贝尔始终聚焦中国民用市场需求,逐步构建起覆盖产品交付 - 本土化服务 - 产业协同的完整生态。在产品端,贝尔 407 系列成为中国市场的全能机型”—— 中国是该机型除北美外最大的单一市场,广泛应用于电网巡查、森林防灭火、医疗救护等场景;贝尔 505 2018 年获得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后,快速成为低空旅游、飞行员培训领域的主力机型;贝尔 429 则参与亚运会、冬奥会等大型活动的空中医疗保障,成为中国应急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土化服务与合作层面,贝尔的投入持续深化:先后与南航通航、国网通航、陕直股份等本土企业合作,建立起覆盖贝尔 407429 等主力机型的授权维修中心(AMC)服务网络;同时,贝尔中国客户服务中心(MRO)及贝尔中国航材保障中心,为客户提供门到门支持服务,确保贝尔直升机以最佳状态应对各类任务挑战。


贝尔的 90 周年,不仅是对过往成就的回顾,更是对未来承诺的重申。贝尔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大卫赛尔(David Sale)表示,在中国,我们将继续聚焦民用领域,持续为市场提供技术领先的垂直起降解决方案;同时,进一步深化与中国客户的深度合作。我们期待未来 10 年,继续与中国客户携手,为行业提供高效、安全的直升机及垂直起降产品与服务。 (编辑:陈虹莹 校对:许浩存 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chenhongying 000
推荐新闻:
西北空管局空管中心圆满完成新建南二跑...
赤峰机场顺利完成秋季设备换季维护工作
呼伦贝尔机场联合机场商贸开展中秋主题活动
东航江西分公司举办贵宾厅双节主题活动
首都航空:做优首乘服务 助旅客圆梦蓝天
深圳航空郑州基地:万米高空“镜”显真情
江西航空开展主题机上活动
中国航油山西分公司团委组织参观抗战主...
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在...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全电食堂”改造项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机场急救中心成功协...
壹通无人机公司签署多边保险服务协议
中国民航大学召开航空国际商务专业建设...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山东东营机场安检:筑牢安全防线 + 升级...
易斯达航空恢复运营以来客运量累计突破1...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