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报道:在近期的出行高峰期,东航武汉公司在旅客出行服务中,坚持“四精”服务,暖心保障旅客的航程。
“完璧归赵”温暖旅客归家路
中秋佳节,武汉天河机场里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温馨氛围。一位刚搭乘MU2452航班从北京抵汉的旅客,在下机后不久,却突然发现自己的黑色手包不见了——里面有现金、证件等重要物品。
就在旅客焦急寻找之际,客舱清洁员在机上发现了被遗落的手包,按照流程登记后,迅速交给登机口工作人员颜书雯。颜书雯没有丝毫耽搁,立刻通过系统查找到旅客的联系方式,拨通了电话。“先生,您别着急,手包我们已经妥善保管”电话那头传来的话语,让旅客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仔细核对包内物品无误后,颜书雯快步前往约定地点,将手包交还到旅客手中。接过失而复得的手包,旅客连声道谢。颜书雯微笑着回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能找到就好。”
在这个象征团圆的日子里,这场及时的“完璧归赵”,让旅客的归家之路画上了一个温暖的句号。
搭建沟通桥梁,让旅客顺利出行
国庆假期的天河机场,东航综合服务柜台前人流如织。地面服务人员王倩刚结束手头的工作,抬头便看见一位旅客缓步走近。她立即起身,微笑询问:“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话音落下,却没有等到旅客的回应。只见旅客拿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敲打,同时比划着手势。王倩立刻意识到,眼前是一位听语障碍旅客。
她立刻从抽屉里拿出纸笔,放在旅客面前,在纸上写下:“您别着急,有什么需求可以写下来,我来帮您解决。”通过纸笔交流,王倩了解到,旅客刘先生想购买一张从武汉飞往俄罗斯的机票。她立刻查询航班信息,详细地在纸上列出可选航班及中转方案。
一笔一划的文字,成了跨越沟通障碍的桥梁。王倩始终用文字耐心沟通,偶尔配合简单的手势,一点点帮刘先生解决所有难题。
事情办理完毕后,刘先生郑重地双手抱拳,眼中满是感激。看着旅客满意离去的背影,王倩心中满是触动:“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让旅客顺利出行,这就是服务工作的意义。”
用专业与温度,传递真情信任
近日,一个三亚飞往武汉的航班上,年迈的老先生腿部行动不便,无法自行行走,而同行的妻子也因腰部不适,难以提供有效协助。舱门与座位之间那段不长的通道,成了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
乘务长陈露观察到这一情况,主动上前轻声沟通,随即协调组员提供协助。安全员何洋上前,俯身托起老先生,全程留意避开伤腿位置。陈露与乘务员分列两侧,一边用手臂护住老人身体,一边轻声引导:“慢一点,往我这边靠。”“座位就在前面,马上就到。”
与此同时,另一名乘务员提前调整好座位,用毛枕细心垫高,为旅客营造了舒适的安置空间。在他们身后,阿姨也被乘务员稳稳搀扶,安心入座。
“真是太感谢了,没有你们,我们真不知该怎么办……”阿姨握着陈露的手连声道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陈露俯身微笑回应,“旅途中有任何需要,随时告诉我们。”
让孩子舒心,让家长放心
近日,从烟台飞往武汉的东航航班上,8岁的乐乐作为无成人陪伴儿童,开启了他的独自飞行之旅。
飞机进入平飞后,细心的乘务员注意到乐乐有些沉默紧张。为了缓解孩子的情绪,她们轮流陪伴在孩子身边。一位乘务员拿出事先折好的毛巾小兔子,轻声和他聊天;另一位则陪他玩起了简单的棋类游戏,孩子很快放松了下来。
乘务组内部还形成了默契:每隔半小时,便会有人走到乐乐身边,不是形式化的询问,而是自然地看看他是否需要喝水,或是想去洗手间。航程结束后,乘务员仔细帮乐乐整理好随身物品,将他安全带到舱门口,交接到地面工作人员手中。
一次普通的无陪儿童服务,因为多了几分细致的观察和耐心的陪伴,让独自出行的孩子感受到了舒心,也让等候的家人更加放心。(编辑:张薇,校对:李季威,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