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 通讯员禾子 报道:近日,海航航空集团全资成立北京金鹿公务机有限公司(后续完成资源整合后将更名为金鹿公务机集团),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这一战略布局标志着金鹿公务正式启动公务航空全产业链资源整合计划,通过集中优势力量开发境内外市场,构建覆盖公务机全生命周期的完整生态体系,为全球高端客户提供“一站式”公务航空解决方案。
自1995年引进中国首架公务机LEARJET-55以来,金鹿公务已深耕行业30年,累计安全飞行超35万小时,覆盖全球19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900余个机场,机队规模稳居亚太首位。
此次整合将北京金鹿、上海金鹿、香港金鹿(HongKong Jet)、金鹿国际、北京安杰等企业纳入统一平台,依托海航航空集团资源网络,升级公务机运营、管理、维修、保障等业务,形成覆盖包机、托管、地面服务、定检维修、航材保障、资产交易的全产业链闭环。通过联动全球领先的旅行支持服务商UAS等合作伙伴,构建“境内+境外”双轮驱动体系,打造全球公务航空服务网络。
公务机业主或客户最看重的是时间、隐私和可靠性。如果需要分别对接飞机制造商、托管运营商、MRO,其沟通成本、管理成本和潜在风险极高。金鹿公务机集团通过资源整合,形成覆盖公务机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可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客户只需对接金鹿公务,即可完成飞机选型、注册取证、机组安排、维修定检、计划申请、地面保障等所有环节。这种无缝的服务体验,对高端客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金鹿公务机集团覆盖公务机包机、托管、维修定检、地面保障、资产交易的全产业链服务模式,不只是“多项业务并存”,而是一个各业务间可以产生强大协同效应的生态系统,通过各个业务之间的高效联动,为客户提供“个性化 + 数字化”的服务,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还可为客户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
金鹿公务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将依托海航航空集团丰富的客运航线运营基础,优化公务机全产业链服务网络。国内重点巩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市场份额,开拓中西部新兴市场并挖掘二三线城市潜在需求;全面提升和扩大在FBO网络建设上的优势;在北京、上海、香港等维修基地的基础上,拓展国内其他主要机场的维修站点,缩短维修响应时间,提高保障效率,强化国内市场竞争力。
金鹿公务机集团将加强与国际公务机行业头部企业合作,进一步拓展境外公务机包机、托管、飞机交易、MRO、FBO业务,加速全球市场布局,构建“一带一路”沿线与欧美重点区域服务网络。目前,金鹿公务已在阿联酋、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设立分支机构,构建东南亚、中东及北非市场的服务网络。
据介绍,金鹿公务机集团将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确立为战略发展方向,全面布局新能源航空领域,重点关注电动与混合动力公务机的技术研发进展,积极适配全球范围内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推动公务航空绿色转型。
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应用方面,金鹿公务将与全球领先的燃料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共同构建稳定的SAF供应体系。计划于2027年起在国内航线逐步推广使用SAF,并力争在2030年将国际航线的SAF覆盖率提升至10%。与此同时,金鹿公务将通过系列环保行动和品牌传播,打造“绿色公务飞行”新形象,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
此外,金鹿公务也已积极介入eVTOL等新能源航空器领域,与国内外主流制造商开展深度接洽,探索运营合作模式,旨在抢占新兴通航市场先机,力争成为区域规模领先的eVTOL运营商,塑造未来城市空中交通新格局。
作为中国公务航空产业的开创者,金鹿公务在中国创造了多项行业纪录:成为中国首家公务机运营商、首家开展托管业务的公务航空公司、首家获得IS-BAO认证的公务航空公司、首家具备RNP-AR运行资格的公务航空公司,首家通过增强飞行视景系统(EFVS)运行审定的公务航空公司,首家在西藏林芝机场运行的公务航空公司,首家驾驶商用飞机抵达南极的公司……不仅见证了中国公务航空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更奠定了金鹿公务在行业内的领军地位。
随着金鹿公务机集团的启航,中国公务航空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迈向“价值创造”的新阶段。作为承载着三十年行业积淀的公务航空品牌,金鹿公务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技术、更优质的服务,重新定义全球公务航空的竞争格局,向着中华民族世界级公务航空品牌稳步迈进。(编辑:王亚玲 校对:金杰妮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