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通讯员姚文锋 报道:东航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包修监控平台于近期上线运行。该平台作为国内同业首创成果,为东航精准调控维修成本、科学规划航班调配,提供了技术支撑。
发动机包修协议可通俗理解为航司向发动机厂家购买的“长期维修保险”,可帮助航司规避发动机修理带来的高额成本。目前东航已针对空客A330、空客A350、波音777、波音787四款宽体机型,与发动机厂家签订包修协议,涉及4类主流发动机,保障机队规模达108 架。此类协议的费率计算涉及基础费率、年涨幅率、发动机减推、航段比等多个核心因素;上述因素中,航段比与航司实际运行情况直接挂钩,这意味着通过科学优化航段比,可以有效管控费率。
为合理调配航班安排、降低发动机包修费率,今年,东航多次组织宽体机发动机包修费用监控专项会议,对影响费率的因素进行全面调研与深度分析。平台研发也着手推进。
来自东航数科公司的信息显示,这一平台深度融合大数据分析与智能算法技术,整合历史飞行数据、发动机运行参数,为东航航班调配提供数据支撑。基于多维度的航线运营数据分析,系统可精准测算不同航线的飞行时长、起降频次与航段配比的最优区间,助力航司制定更合理的航班计划,从根源上降低发动机包修费率升高风险,实现费率精准调控,有效节省维修成本。(编辑:金杰妮 校对:张薇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