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翼龙”化身“移动基站” 构建空天地一体应急通信系统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0-06-19 16:32:00
 

中国民航网讯:日前,由航空工业研制的我国首款全复合材料多用途无人机——翼龙I通用平台在“无人机应急通信保障演练”中圆满完成了搭载无线通讯基站设备的首次系列测试。是航空工业贯彻落实国家“新基建”战略部署,通过赋能无人机平台,以高端航空装备研发积累的核心技术为基础,加快推进具有技术前瞻性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加速提升航空应急装备国产化保障能力,促进航空应急救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

该项目由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中国移动宁夏公司、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合作实施。本次系列飞行测试在西北某机场进行。搭载无线通讯基站的翼龙I通用平台在海拔3千至5千多米高度,以半径3千多米持续盘旋,成功实现超过50平方公里范围内,长时稳定的连续移动信号覆盖,创下了国内空中基站对地覆盖最大面积的新纪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继续为满足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需要,实现建设航空强国目标而奋斗。”建立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是营造和谐安全稳定社会环境的重要保障,也是以人民为本,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力量。本次测试的成功,标志着翼龙I通用平台具备了搭载基站设备和卫星通信设备实现应急通信和通信中继的功能,当出现紧急情况发生通信中断时,应急通信管理人员可通过翼龙I通用平台地面指挥控制站操纵翼龙I通用平台在数百公里外的机场起飞,快速到达指定区域上空盘旋,通过无人机上搭载的基站设备对灾区进行持续的无线信号覆盖,同时通过机载卫星通信设备,经过通信卫星传输,实现与部署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卫星通信地面站的语音和视频通信,卫星通信地面站接收的信号可直接与当地的移动核心网连接,从而实现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保障,单机可保持长达35小时通信,可有效解决基础交通设施损毁、孤岛地区、边远地区、特殊地区等恶劣条件下的全天候通信和数据传输问题,应对地震、洪水、火灾等大型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通信中断具有重大作用。

项目的成功,是航空工业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新基建”决策部署的又一体现,通过赋能无人机平台,以高端航空装备研发积累的核心技术为基础,发展具有技术前瞻性的基础设施,解决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瓶颈难题;是航空工业发挥国家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化发展主力军作用,加速提升航空应急装备国产化保障能力,促进航空应急救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是航空工业积极融合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助力四川省加快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积极融入成都航空航天产业生态圈建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形成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责任编辑:wangyaling 000
推荐新闻:
大手牵小手 安检“童”样暖 大兴机场安...
襄阳机场创下通航以来最快破百万记录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2025年上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战高温 出“凉”策 ...
北海机场智能探识驱管一体鸟击防范系统...
甘肃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塔台管制室单日...
内蒙古机场集团开通24小时航空公司服务热线
呼和浩特机场高效护航60人儿童团队
2025年华东地区民航空管(通导)岗位职...
“抛雪车”变身“撒药车” 巴彦淖尔机场...
吉安井冈山机场联合机场公安开展无人机...
呼和浩特机场积极应对暑运持续雷雨天气
吉安桐坪机场启用飞行服务站
南宁机场新增恢复南宁—合肥—青岛航线航班
郴州北湖机场圆满完成航空安保审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不惧“烤”验 火力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
大庆机场卫生间增设服务标识牌 贴心守护...
与时间赛跑!3U3349航班紧急返航,争分...
东航西北分公司:空保铁军多维发力,筑...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