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通讯员李盛 报道:“我相信,有这样专业的机组和空乘人员,我们在武汉一定能够完成任务!我的心愿是,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能再乘坐这架飞机,我们一起回上海。”1月19日,东航MU9005“虹桥-武汉”医疗队包机航班的客舱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军副院长对东航的包机团队和奔赴武汉、支援雷神山医院的上海第8批援鄂医疗队员如是说,也激起了热烈掌声的回应。这架包机,正是逆行的民航人与白衣天使们在防疫战场心连心的一个缩影。

包机乘务员帮助医疗队员摆放安排行李。东航供图
机长捐出防护服,道一声“切记平安还”
1月19日当天,东航派出波音777-300ER和空客330大型宽体客机各一架,执行MU9003、MU9005航班,运送上海市第8批援鄂医疗队的513名医护人员和38.4吨医疗物资奔赴武汉,成为上海单日派出医护人员和随队物资最多的一天。东航也尽遣精锐,由党员干部带头,执行航班。其中MU9005航班承运来自上海市第一、第七人民医院和杨浦区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

东航人的孩子为医疗队叔叔阿姨们送上的祝福。东航供图
MU9005航班机长王诤是东航上海飞行部六部副总经理,飞行时间长达23000小时。他在机长广播中向医疗队员们表达敬意与平安祝福:“同力协契,攻必克、战必胜,衣白褂、破楼兰、赤子切记平安还”,并把单位发给自己的备用防护服捐给了医疗队。航班乘务组还自发将东航客舱部配发的全部备份防护服、口罩和维C泡腾片等转赠给医疗队。
得知东航派出相当于医院资深教授级别的优秀机长率队执飞,感受着民航人的真挚祝福,医疗队员们推举刘军副院长作为代表接受捐赠,也有了本文开头的这一幕。
“如果条件允许,真希望你们打包更大更重的背包上飞机!”
MU9005航班登机时,乘务组注意到,每位医护人员都背着鼓鼓囊囊、几乎超过半人高的行军包,赶紧帮着逐一整理摆放。
当乘务员们大汗淋漓地在调整一件件尺寸庞大的行李时,一位年轻的护士主动号召周围的医疗队员站出来一起帮把手,一位年轻医生还对乘务组抱歉:“真不好意思,全都是医院急需的药品,我们已经尽力少带个人的东西了。”而航班乘务员秦峥坚定地回答说:“如果条件允许,我们真希望你们打包更大更重的背包带上我们的飞机!”
登机进行到一大半的时候,乘务组发现,客舱内空余的行李架已所剩无己。乘务组与机组紧急沟通协调,决定协助剩下的最后一批旅客,将行李安置在头等舱的行李架与空余座位上。沉甸甸的随队物资与其中无几的个人用品,也让乘务团队对白衣天使更添了一份敬意。
“正在武汉防疫的哥哥鼓励我,带着他的同行奔赴主战场”
东航客舱部乘务七部分部经理、MU9005航班乘务员周真毅的哥哥是上海第四人民医院呼吸科的一名医生,早在大年初四,他就随上海市第2批援鄂医疗队出发支援武汉,奋战至今。

民航人与医疗队员肩并肩。东航供图
接到包机飞行任务后,周真毅与哥哥通了电话:“哥哥非常支持我报名参加包机任务的决定,也鼓励我带着他的同行共同支援武汉,奔赴疫情主战场。”
今年是周真毅这位客舱干部、业务骨干飞行的第23个年头,她说:“能在东航,能成为一名空乘,我非常感恩。当发生很多大事件的时候,这家企业、这份职业让我不是一个坐在电视机前的旁观者,而是得以亲自参与、投入。”
更多东航人的家属,也在用不同方式为逆行者们加油。航班客舱经理、乘务四部分部副经理高樱的儿子,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蔷薇小学春申校区的田奕轩小朋友得知妈妈要飞这个有特殊意义的航班时,就连夜画了幅画,为医疗队加油鼓劲,恳请妈妈带上飞机送给医生叔叔阿姨们,给他们送上祝福。
“谢谢你们,空中的天使”
航班上,医护人员们的勇气,一直感染着民航人。
市一医院的一名女医生,庆幸自己终于轮上了任务:“这次出征的名额注定就是我的!我早就向上海公共卫生中心报名支援武汉,因为年龄超过35岁,不符合要求。但我给公共卫生中心和医院都表明过,有机会我还是想去,终于得偿所愿。我也知道这次是传染病,我们自己都有感染的可能,但我已经做好一切准备。我老公不是医疗战线的,可他很理解我。”
飞机平飞后,乘务组给医护人员量体温时,发现很多人都低着头,聚精会神地看着自己家人的照片和视频。乘务员秦峥与一位姑娘聊天时,得知她原先安排着近期要拍婚纱照,如今也为防疫而延后了婚礼安排。
对医护人员们的感动,化作了航班上乘务员们最贴心热情的服务,一次次帮着提行李,把一份份航食餐袋塞到医疗队员手中,嘱咐他们保重身体。
而返回上海的航班启程前,乘务组也在客舱中发现了一纸落款“市一天使”的留言:“所有的平凡都值得被铭记,谢谢你们,空中的天使。战必胜,胜必回,接我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