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报道:截至10月19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500.6万人次,较2024年提前17天突破1500万大关,同比增长4.71%。这一数据不仅刷新机场运营纪录,更成为西北民航在“一带一路” 空中走廊建设中加速崛起的生动注脚。
2025年3月20日T3航站楼投运,为机场注入跨越式发展动能。这座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的新航站楼(相当于现有T1、T2总和的4倍),半年内即承载旅客同比增幅达5.39%。暑运期间,机场更是创下运输起降2.77万架次、旅客吞吐量408.2万人次的双高峰,为全年目标的提前达成筑牢根基。
T3的投运让兰州机场真正具备了区域枢纽的承载力,三期扩建工程新增两条主跑道及27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中心,使机场设计容量提升至年旅客吞吐量3800万人次,为兰西城市群空港经济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航线网络的立体化升级成为客流增长的关键密码。2025年以来,机场新增舟山、博乐、库车等12个国内航点,加密上海、昆明等枢纽城市航班,形成覆盖101座城市、160条航线的 “内网” 格局。作为进疆门户,机场已开通15座疆内城市航点,每日进疆航班超30班,近30条经兰进疆航线构建起西北空中通道。国际网络同步扩容,新开普吉、吉隆坡航线,恢复新加坡航班,加上此前重启的万象、大阪等航线,“外联畅、国际通”的枢纽功能持续强化。在即将到来的冬春航季,经兰州中转的 “干支通、全网联” 航线将进一步加密,与西安枢纽形成西北联动效应。
“空铁陆”无缝衔接让枢纽效应持续放大。中川机场东站累计发送旅客134.21万人次,加上覆盖周边城市的机场大巴网络,构建起“半小时换乘圈”。数据显示,T3投运以来中转旅客达153.22万人次,同比增长11.14%,7月增速更是高达28.1%。这种增长与航空物流的突破形成呼应——智慧货站使货物流转效率提升30%,冰鲜进口、跨境中转等业务重启,强化了“一带一路” 物流枢纽功能。
技术升级背后,“乘心如意”服务品牌持续发力,众多子品牌联动,为旅客提供中转餐食、免费住宿等延伸服务。针对中转旅客的“经兰飞・如意行”平台,实现 “一次值机、行李直挂” 的无缝体验,成为西北服务标杆。
兰州中川机场将借冬春航季契机优化航线布局,深化多式联运协同,向着“服务最优、效率最高、体验最佳”的现代化国际机场迈进。(编辑:张彤 校对:张薇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