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报道:“各位旅客朋友,欢迎来到厦门高崎机场,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回到1983年那架三叉戟客机起飞的时刻……”10月22日,随着如是闽南话播报声响起,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举行了通航42周年纪念日活动,市民、台胞、侨胞齐聚活动现场,捐赠回忆物件,共叙暖心故事,并见证开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场推广计划”。据了解,2026年底,厦门翔安国际机场有望建成通航,届时,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将完成转场。
1983年10月,厦门高崎机场正式通航,用时仅一年多建成的机场,承载着厦门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初心。
今年九月,厦门机场发布了高崎记忆征集令,目前已征集到老物件、老照片几百件。10月22日的活动现场,常年行经厦门机场的大陆旅客,见证两岸直航包机、往返两岸数十载的台胞等各界人士,将妈祖登机牌、文创展品、非遗作品、电子相册等物件捐赠给厦门机场,以独特形式定格机场发展的珍贵瞬间。
厦门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这些“高崎记忆”将被展出,让更多人了解这座机场背后的情感与温度。
活动现场,厦门机场飞友俱乐部成立。今年以来,厦门机场多次举办“高崎见一面——飞友、达人走进厦门机场”活动。飞友拍客的镜头不仅有“天空之翼”的惊艳,更用细腻视角捕捉着厦门机场每一处鲜活的“人间烟火”与“发展脉搏”,将机场的发展成果、工作人员和驻场单位的奉献精神深度融合,多元视角讲述厦门空港故事。据悉,厦门机场的飞友俱乐部成立后,类似“高崎见一面”的活动会更加常态化开展。

高崎记忆捐赠现场(厦门机场供图)
活动现场还启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场推广计划”,中医药文化、非遗文化、闽南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在厦门机场具象化,转化为可体验、可互动、可传播的公共产品,机场由此打造兼具文化厚度和待客温度的往来通道。
活动现场,厦门机场专属IP形象“翔燕”兄妹也正式与广大旅客见面。IP形象取自闽南常见“吉祥鸟”家燕,未来IP形象将逐步融入航站楼引导服务、文创产品、线下活动等场景。
“高崎机场凝结着一代代民航人的初心,未来翔安机场将定位为‘两岸交流门户机场’,进一步优化厦金‘半小时交通圈’,构建连接东南亚、通达欧美澳的国际航线网络,为厦门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航空枢纽注入新动能”,厦门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编辑:贾昊天 校对:李海燕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