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5日,这是一个载入中国民航史册的重要时刻——这一天,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六年来,大兴国际机场这只“金凤凰”展翅翱翔,朝着打造国际一流的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的目标越飞越高。六年弹指一挥间,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以下简称:安保公司)以最高标准、最实举措、最优服务,全力筑牢机场安全防线,以更加高效、便捷、人性化的服务迎接全球旅客,为持续提升机场服务品质贡献了坚实力量。

安检员在大兴机场国旗下合影(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供图)
捍卫安全,全力筑牢每一道防线
六年间,安保公司累计保障航班130万架次、旅客8300万人次、行李1.6亿件,取得了重大保障任务“零事故、零差错、零投诉”的优异成绩。
六年来,安保公司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保障体系。在旅客安检区域创新实施“双岗复核制”,每个包裹都要经过两名安检员的双重确认。在货运区推行“网格化管理”,将偌大的货站划分成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专人负责,确保无死角、无盲区。
“记得有一次,一位旅客的行李箱里有个玩具模型,我觉得有些可疑,经过反复检查,终于在夹层里发现了违禁品。”资深安检员王涛回忆道,“这种事情遇到过不少,每一次都需要我们保持高度警惕。”
与此同时,安保公司在大兴国际机场率先启用了智能安检通道和“易安检”通道,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安检完美融合。当旅客通过安检时,毫米波安检门同步完成360度体表扫描,CT型行李检查系统自动识别危险品,智能传送带自动进行人物匹配并分配安检筐,大大提高了安检的准确性和效率。
“预约时段精确到分钟,整个过程严谨高效,就像体验机场高速通道。”经常出差的张先生说道。目前安保公司已建成包含商务通道、家庭通道、无障碍通道的多元安检体系,通过智能预测系统动态调配资源,将高峰时段旅客等候时间严格控制在行业标准以内。
执着坚守,用汗水浇铸平安之路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安保公司迅速调配资源,广大安检员主动请缨,毅然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在航站楼入口的“疫情防控岗”上。测温、验码、发放口罩……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他们一做就是三年。
“戴着防护面屏、N95口罩一站就是8小时,脸上都是勒痕,但没有人叫苦叫累。”“00后”安检员张良玉说,“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守护的是新国门的第一道安全防线。”
除了疫情防控,每年的春运、暑运以及各类小长假对安检员来说都是一场大考。在航班高峰时段,安检员们常常连续工作数小时顾不上喝一口水。有的日均步数超过3万步,有的每日蹲下检查次数多达上千次,但不论身处何种岗位,大家没有人退缩,用坚持和执着为旅客浇铸了一条平安之路。
“说不累那是假的,航班高峰期的时候,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了。”在手检岗位工作了五年的安检员李佳笑着坦言,“但看着旅客们能安全、顺利地踏上旅程,又会觉得这份坚持很酷很有价值。而且公司也制定了更加科学的勤务倒班机制,动态调配休息时间,让我们能在高强度工作后得到及时的缓冲和放松,让我们能一直保持着最好的工作状态。”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安保公司承担了涉奥航班保障的重任。那段时间,许多员工连续半个月没有休息,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当我们看到运动员们竖起大拇指为我们点赞时,觉得一切都值了。”参与保障的班长王军感慨道。
真情服务,让旅客过检有温暖相伴
“大娘,您别急,我帮您拿行李。”“小朋友,不要怕,这个手探不会伤害你的。”在大兴国际机场安检通道,这样温暖的话语时常响起。安保公司在严格执行安检标准的同时,始终注重人文关怀,让冰冷的安检程序充满了温度。
安保公司创新推出的“安心快递”服务,解决了旅客携带暂存物品的烦恼。一位商务旅客感动地分享:“上次出差带了个限量版的瑞士小刀,过安检时本来以为要舍弃了,没想到安检员告诉我可以快递回家。这种服务真的很贴心。”
对于特殊旅客,安保公司更是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开设“爱心通道”,为老人、孕妇、残障人士提供优先过检服务;为带婴儿的旅客准备专门的哺乳室;甚至还会为紧张的小朋友准备贴纸和小玩具,缓解他们的不安情绪。
在整个特殊旅客安检区域内,配备有婴儿护理台、医疗急救箱等23类便民设施,地面防滑系数、灯光照度均按适老化标准设计。据统计,该区域日均服务特殊旅客超300人次,持续保持着百分百的旅客满意度。
“从爱心手环识别到全程陪护过检,每个细节都体现着专业温度。”带着双胞胎出行的李女士点赞母婴安检室的贴心婴儿座椅。安保公司通过“三色手环识别体系”主动识别特殊旅客主动帮扶,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旅客群体特征,形成多项服务标准,让安全查验与人文关怀实现有机统一。
开拓创新,以智慧赋能安保升级
六年来,安保公司始终走在科技创新前沿。自主研发“安检移动工作台”,投入使用CT型行李检查系统,开发安保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勤务管理、培训考核、设备维护的全流程数字化。参与研发的“智能安检识别系统”能够自动识别超过300种违禁品,荣获了民航科技进步奖。
“以前检查一个复杂的电子产品要花好几分钟,现在通过CT技术,十几秒就能完成全面检查。”行李检查集中判图室内,CT安检员刘乾介绍说,“这不仅减轻了我们的工作压力,也缩短了整个行李系统的等候传送时间。”
今年,在AI技术赋能下,安保公司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海量行李X光图像进行智能分析,AI判图系统能快速精准识别物品,自动标记并预警危险品、违禁品,不仅大幅提升安检准确率,还让旅客过检时间显著缩短。同时,系统对安检数据的实时分析,为安检工作提供科学决策支持,确保安检流程高效运转。
“不仅是AI技术,在飞机监护模式创新方面,我们研发的区域监护体系,已从传统安全防护升级为保障机场全流程安全运行的智能决策系统。”监护安检员于海洋骄傲地说道。这一创新通过科技手段、环境优化和流程再造,为机场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安全防护网,从旅客登机到飞机起飞,全程严密守护,让旅客的空中旅程更添一份安心。
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体现在管理上。安保公司推行“潮汐动态勤务调配”模式,根据航班流量实时调整通道数量;研发“楼前绿波带”项目,可依据实时人流数据,合理引导团体旅客前往不同检查通道,减少排队等待时间;建立“安检服务质量监测机制”,定期收集旅客反馈并持续改进。“能感觉到安检在变得越来越智能、越来越人性化。”一位经常出差的企业高管这样评价。
同心筑梦,党建引领凝聚奋进力量
六年的奋斗历程中,党建始终是安保公司发展的“根”与“魂”。公司党委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开展各类主题学习教育,建立“党委-党支部-党小组”三级学习体系,组织“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微党课”“党建联建”等特色学习活动,强化思想引领,筑牢信仰之基。
并且,在大兴国际机场安检岗位,安保公司创建了30多个“党员先锋岗”和“党员责任区”,开展“党建+”系列活动50余场。党员们带头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开展旅客志愿服务、向员工讲解党的创新理论,让广大党员逐步成长为凝聚全员奋进力量的中流砥柱。
“每次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党员总是冲在最前面。”综合安检部党委书记郭金亮表示,“在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候,我们的党员突击队连续奋战20多天没有回家,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使命。”
安保公司工会则是员工的“暖心港湾”。六年来,工会建设了多个“员工暖心驿站”,配备制冰机、微波炉、冰箱等设施;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活动,在酷暑中为员工准备绿豆汤,在严冬里送上热姜茶;还定期组织文体活动,缓解员工工作压力。
“工会就像我们的娘家,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他们。”一位老员工动情地说,“去年我生病住院,工会不仅帮忙走报销流程,还发放了专项慰问金,让我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六年砥砺奋进,六年春华秋实。从最初的摸索前行到现在的娴熟从容,从传统安检到智慧安检,安保公司用执着和坚守,为大兴国际机场的安全运行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面向未来,安保公司将继续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实的举措,为首都机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在践行“四型机场”建设要求、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上再创新的辉煌。(《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张晓莉 通讯员王贺)(编辑:王亚玲 校对:金杰妮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