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 通讯员闫宏禄 报道:应急管理作为民航安全工作的关键一环,对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保障机场持续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今年初以来,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威海机场以“作风能力提升年”为重要抓手,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狠抓落实,深入推进应急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增强驾驭风险本领,为威海机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预案制订突出“三明确”
科学完善的处置预案,是有效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前提。威海机场在预案制订和优化中突出“三明确”,即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分别细化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组、应急支持组等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确保了应急工作的高效运转;明确应急响应级别和应急响应措施,结合机场运行保障实际,建立分级应急响应机制,围绕人员疏散、设备调配、资源调度形成对应工作举措,以应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突发事件;明确信息报告和发布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以便于指挥决策和公众的及时了解。
培训演练坚持“三注重”
为切实提升实战能力,威海机场以“三注重”不断拓展培训演练覆盖面。一是注重多元性,今年初以来,威海机场已举行航空器事故灾害类、非法干扰类、自然灾害类等多种类应急演练,在全面检验机场应急响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突发紧急情况的处置水平。二是注重协同性,高质效的应急体系核心在自身,但关键在协作,围绕协同机制建设,威海机场与威海市应急管理部门等职责单位不断强化沟通协作,统筹有效资源,共同开展应急演练。三是注重实战化,威海机场结合行业阶段性安全工作重点,参考各类典型事件、案例,重点做好演练项目策划和环节设置;演练采取“无通知、无脚本”的形式,让参与演练的人员能够更真实地感受到紧急情况下的压力和挑战,以此锻炼参演人员临场应对能力,保障演练实效。

(山东威海机场供图)
日常管理推行“双建立”
为保证突发状况下及时开展应急工作,威海机场应急日常管理推行“双建立”。一方面建立了严格的自查制度,各应急责任部门定期对应急设备和物资进行检查,包括消防设备、医疗设备、通信设备等,确保应急设备和物资的完好性和可用性;另一方面,建立了定期督导机制,公司成立检查小组,结合安全管理、应急工作做好常态化、动态化督导,定期对机场应急培训、演练、值班值守、设施设备等做巡检,对坚持发现问题现场反馈,并明确整改要求和具体时限,确保“整改一项,闭环一项”。
智慧建设用好“新研发”
目前,威海机场已有各类应急预案、方案、程序80余项,为保证紧急情况下预案的快速查证和启动高效,威海机场自主研发了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对全部预案实现线上管理,极大程度改善了应急指挥和执行预案过程中的“忙、乱”等痛点。当突发情况发生时,机场运行指挥部门可依托应急预案管理系统,迅速精准查找预案、启动应急成效,相关在岗人员也能第一时间接收应急要求、集结地点等关键指令,大幅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编辑:孙文瑾 校对:张薇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