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许芳 报道:大庆机场紧抓民航复苏期,切实增强全员降本增效理念,强化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服务意识,聚焦重点领域,完善保障机制,积极开展降本增效工作,扭转经营局面。

大庆机场航班保障高峰时刻
不断强化管理,制度“加”持助力
大庆机场成立降本增效专班,由主要领导亲自指挥,业务模块专业人员主动担当,制定《降本增效工作方案》《非航业务三年计划实施方案》《能源绩效管理制度》等多项方案,建立了智慧“管”、精确“控”的生产管理模式,对机场公司各部门实行能源绩效管理、运行成本考核,打好拓展经营、降低成本组合拳,上下一心,营造低碳、高效运行的生产氛围,通过“强技术、严管理、重考核”等多重手段,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降本增效工作走深、走实。
做好顶层设计,“减”去运行负担
多措并举,严控能源消耗。大庆机场通过过夜航班保障人员配合,明确助航灯光、高杆灯等灯具开关时间,压缩安全开启时长,压低电费运行成本。严格生产车辆管理,严格管控场区内车辆进出隔离区次数,非工作需要,严禁生产用车出隔离区。同时,引进能源公司,积极推行全面合同能源管理。合约商投入150万资金,通过安装候机楼门斗、清洗地暖、更换换热机组、改造空调机组变频、航站楼照明系统、动力系统等措施,降低能耗。年节能率9%,近三年累计节约能源费用42万元。
科技赋能,自主研发显身手。大庆机场自主研发由空气压缩机和气动喇叭组成的“新型绿色气动驱鸟设备”已取得专利证书,全场铺设40台,已完全替代了煤气炮驱鸟设施覆盖使用,驱鸟效果显著。该项创新从技术层面上彻底杜绝了液态天然气易燃易爆的安全隐患,从能源降耗上每年可节省近3万元液态天然气的能耗费用,节省原采购设施费用100余万元。研发“高空驱鸟”设备,用鞭炮取代原高空驱鸟弹,单价从12.5元/发降低至3元/发,每年用量为3万发,可节约成本28.5万元。

大庆机场停车场改造,人工收费板房的移除标志着大庆机场停车场进入智能时代
创新举措,释放“乘”数效应
开拓航线,稳定主营业务收入。大庆机场开通大庆-南京-珠海航线、恢复大庆-长沙-三亚航线;与南航深度合作,开通客票升舱机场代收业务。同时,积极协调其他在飞航司,恢复大庆-大连-青岛航线、加密威海航班。前三季度,共执飞6456架次,保障旅客人数71.36万人次,较2019年分别增长26.54%、8.89%。实现航空性收入2550.91万元,较2019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丰富经营手段,实现收入与管理双赢。2021年,大庆机场重新整合零售餐饮业务、压缩商业资源面积,实现租赁收入83.5万元,同比疫情前增收39%、单位面积租赁收益增加54%,目前仍在合约期内。2023年,大庆机场整合候机楼空间,优化设计,规划出11处商业资源空间。全面改造停车场,扩大经营面积,变人工收费为自动收费,当前收入57.80万元,已为改造前全年收入的2.83倍。截至第三季度,大庆机场已实现非航空性收入1105.66万元,较2019年提高30%收益。

大庆机场地面保障部经理王亮为吉林机场集团、黑龙江机场集团交流学习人员讲解高空驱鸟控制器(本文图片均由大庆机场提供)
强化维修改造技能,“除”旧变新
打铁还需自身硬,大庆机场维修队不断提升自身维修技术,大幅度降低外包维修费。入夏以来,大庆机场自主排查、根治候机楼顶棚两侧排水沟向楼内漏雨问题,创新改造4处排水口,疏通清理原排水管道内淤泥30余袋,节省外单位报价维修费32万元。维修队学习更换传送带光障维修技术,取消原传送带维保定点合作,改为自主维修,节省每年6万维修费用的支出。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大庆机场将凝心聚力,紧抓发展机遇,真抓实干,打赢打好降本增效攻坚战。(编辑:陈虹莹 校对:李海燕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