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仇建 报道:北国夏日,哈尔滨机场一派繁忙景象。跑道上飞机频繁起降,航站楼里旅客川流不息,机场工作人员面带微笑迎来送往.....今年上半年,黑龙江机场集团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187.4万人次,超过2022年全年总量,哈尔滨机场旅客吞吐量7月5日突破千万人次,继续保持东北地区领先地位,实现高质量发展良好开局。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黑龙江机场集团运输生产快速增长反映了黑龙江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也折射出龙江空港人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黑龙江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颜寒表示,今年以来,黑龙江机场集团坚持“稳中求进,进中谋变,变中提质”的工作方针,以“抓安全、谋发展、强治理、促幸福”四轮驱动,实现持续安全的发展、有质有量的发展、改革创新的发展、员工幸福的发展。
抓安全 实现持续安全的发展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走进黑龙江机场集团办公楼,电子屏上的宣传语格外引人注目,这是黑龙江机场集团抓安全、实现持续安全的缩影。
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黑龙江机场集团始终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以健全的制度、科学的机制和高效的落实,切实做到了“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动摇,围绕“预防为主”的方法不跑调,把握“关注一线”的重点不放松,实现持续安全的发展。
黑龙江机场集团以首都机场集团安全发展全景图为引领,构建全方位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各层级领导安全责任和履责清单,明晰领导责任内容。从讲政治的高度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充分发挥安全管理体系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安全共同体。以重大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为重点,对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大检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等重点工作排查出的问题开展“回头看”,自上而下推动责任措施落地。以双重预防机制为重点,印发核心风险清单及管理办法,启动集团级风险管理活动18次,排查隐患3697项,整改率94.5%。建立周安全生产例会工作机制,重点分析防控风险点,补齐加固薄弱点,合力解决堵点难点。以“三个敬畏”为内核,持之以恒推进安全作风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引领和培育等功能,积极弘扬自身优良传统,凝聚安全共识、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为抓手,广泛开展安全宣传,加大警示教育力度,提升安全培训质量,强化规章执行,推动各项安全管理举措落实到各领域、全过程,不断打牢安全基础。以科技赋能为牵引,深化安全管理科技创新,高水准推进安全管理数字化、生产运行组织管理精细化、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智能化,不断提升集团本质安全管理水平,将高水平安全融入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充分激发推进安全管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劲动力。
持之以恒的努力换来的是平稳可控的安全态势和稳中有升的安全水平,黑龙江机场集团法定自查体系升级建设试点工作形成了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受到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专项表彰通报。
谋发展 实现有质有量的发展
“机票价格太实惠了,坐飞机回家比坐火车既快又便宜,优惠机票真是太给力了!”前不久,黑龙江机场集团联合航旅企业开展优惠机票进校园活动,深受师生青睐,现场咨询、购票的师生纷至沓来,活动现场异常火爆。这是黑龙江机场集团基于行业规律,在重要时间节点精准策划营销的生动案例。
今年以来,黑龙江机场集团抢抓机遇,精准发力,积极协调航空公司,恢复、新开、加密多条国内国际航线,重点加大了北京、上海、广州、三亚、海口等城市运力投放力度,并持续优化“哈快线”哈尔滨—大湾区、大兴、海南、青岛4条快线服务流程,为旅客提供无缝隙全流程服务。目前,共有53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黑龙江省投入运营,开辟国内、国际航线270余条,通航城市110个,已经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辐射全国重要城市,延伸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和欧美主要国家的空中交通网络。
同时,黑龙江机场集团聚焦旅客需求,推进航旅深度融合,制定多元化、个性化航旅产品,强化航旅营销宣传,细化服务举措,延伸服务链条,大力推广使用无纸化、自助值机、易安检等智慧化服务,创新“干支通、全网联”服务模式,升级“首乘服务”“适老化服务”“行李门到门”服务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航空出行需要。今年上半年,黑龙江机场集团共实现运输飞行起降92398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1187.4万人次,完成货邮吞吐量6.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4.4%、123.8%、29.4%,恢复至2019年98.1%、94.5%、96.4%,其中旅客吞吐量已超过2022年全年1172万人次的总量。
航班正常性是衡量机场运行品质和旅客体验的“权重指标”。今年以来,黑龙江机场集团将保障航班安全、正点放在首位,促进航班正常率提升。哈尔滨机场通过“紧盯航班保障节点”运行模式,采取“一个航班一个航班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严抓关键节点不放松,提升航班运行效率。今年上半年,在航班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哈尔滨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达95.39%,同比2019年提升10.93个百分点,实现航班量和正常率双提升的良好开局。
强治理 实现改革创新的发展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在哈尔滨机场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景象,各项目工作专班正按照节点时间表、施工图,实行“挂图对表”作战。“专班制”是黑龙江机场集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有力抓手,也是培养、磨砺干部的“战场”。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兴企之要,惟在得人”。黑龙江机场集团积极践行“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在人才“引、育、用、留”上做实文章,全力打造人才高地,实现人才增量不断提升、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层次不断攀升,激活人才发展“一池春水”,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建立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人才管理体系,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今年,黑龙江机场集团共有14个中层管理岗位开展了公开竞聘。公开竞聘建立在公平竞争、公正选拔、择优任用、业绩与实际工作能力相结合、短期胜任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上,为有能力、有干劲的员工提供机会。在人才梯队培养上,建立后备干部管理制度,构建后备人才库,为黑龙江机场集团高质量发展打造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链。
为满足现代企业管理需求,黑龙江机场集团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制定各治理主体议事规则,推进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推动治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优化人员配置,推进管理扁平化,提升决策效率;推进航务、机务等岗位薪酬结构优化改革,提振关键队伍工作状态,夯实运行安全基础;加大梯队建设力度,大力开展干部培训,增强关键队伍实力,实施干部轮岗交流,构建覆盖高管、中层、基层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体系;持续打造“凝心工程”,不断提高员工忠诚度和增强归属感。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黑龙江机场集团聚焦智慧机场建设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全力推进以数据高效共享、治理精细智能、服务便捷普惠、实体与数字有机融合为特征的新型智慧机场建设,积极打造智慧机场民航新生态,在智慧安全、智慧出行、智慧运行、智慧服务、智慧商业、智慧管理等领域推动多个智慧项目落地。机场运行、安全、服务以及ICT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逐步实现“出行一张脸、物流一张单、通关一次检、运行一张网、监管一平台”新模式。
一系列改革举措不断出台完善,一批批年轻干部走上管理岗位,一批批能工巧匠涌现出来……改革创新,正在为龙江空港高质量发展描绘出一幅看得见、够得着的战略蓝图。
促幸福 实现员工幸福的发展
“涨工资了”“我们支线机场涨幅最大,一定好好干”,这些天,涨工资成为黑龙江机场集团干部职工的热门话题,更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
“发展依靠员工,发展为了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黑龙江机场集团在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始终以“员工幸福”作为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凝心工程”,不断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筑牢企业发展根基。
黑龙江机场集团在创造自身价值的同时,全力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企业工会组织、完善工会制度、规范职代会制度,坚持职工利益无小事的理念,认真开展职工代表提案征集和办理工作,推进公司民主管理规范化、系统化,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只要员工提出来的问题、困难,我们都会一一记录下来,然后认真分析研判。”黑龙江机场集团党群工作部负责人介绍,公司建立了诉求通道横纵双向机制,在工会意见收集、职代会意见征集等常规渠道的基础上,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及时解决职工及公司发展存在的困难。
黑龙江机场集团建立了关心关怀管理办法、帮扶慰问管理标准等,坚持做好职工节日、生病住院、过生日、家有红白喜事、困难职工的慰问工作和“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活动,开展针对性、实效性的人文关怀活动,体现了爱心、温暖了人心、凝聚了信心。
“小孩刚满周岁不久,便严重烫伤,送进了哈尔滨市第五医院ICU,可面对高额手术费用,我瞬间便瘫坐在地。”哈尔滨机场安全检查站刘庚哽咽地说道,“好在有领导、同事的关心,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温暖,让我有更大的动力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在这里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心通才能心同,同心才能同向。黑龙江机场集团高度重视职工心理健康,组织开展职工心理状况调研工作,通过心检量表对职工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深入了解,先后组织职工收听收看8期EAP职工心理关爱项目网络课程,举办EAP职工心理关爱项目专题培训,为职工送上心理关怀。
聚焦“抓安全、谋发展、强治理、促幸福”主题主线,竞逐高质量发展赛道,黑龙江机场集团正在踔厉奋发,阔步前行。(编辑:孙文瑾 校对:张薇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