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首都机场:全力打造航站楼安全中心“最佳安全现场”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2-11-23 00:31:00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对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落实首都机场股份公司“最佳安全现场”试点建设工作要求,首都机场股份公司航站楼管理部围绕安全管理业务的综合管理机构——航站楼安全中心,通过业务整合梳理、提升改造开展了试点建设。

航站楼安全中心对于航站楼空防、消防、反恐、治安等多项业务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次“最佳安全现场”试点建设过程中,航站楼安全中心牢牢把握流程和人员两大核心,多措并举,力求在建设过程中实现“流程最优化、标准全覆盖”“创新促提升、工作环境优”“培训有效果、作风要过硬”的目标,为首都机场“最佳安全现场”建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流程优化

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

评判日常各项业务流程中是否存在风险隐患以及如何消除隐患,是航站楼安全中心工作的重点。在试点建设中,首都机场对航站楼安全中心所负责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全面评估,划分风险等级,制定针对性措施,同时建立了三级安全制度架构,确保工作内容全覆盖。

在流程优化过程中,针对使用频率高、安全风险大的区域,首都机场重点完成了流程“回头看”,并对流程中的细节进行“细抠”。例如,为进一步确保运行安全,廊桥区域须保持相对真空,由此可以在航站楼与航空器之间设置有效的安全缓冲区。航站楼安全中心通过一系列流程优化,延长了监控时间,建立了前后台联动机制,精准控制廊桥门禁状态,实现了对廊桥区域的安全管控。

作为判断未经授权人员是否违规进入相关区域的重要手段,实时监控门禁系统的业务风险等级高,监控工作强度大,对岗位员工的专注力要求高。针对这一特点,航站楼安全中心将现有门禁系统监控岗位与视频巡视岗位进行编组,运用两个岗位职责的关联性设计联动流程,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通过协作岗位的查缺补漏,在不增加人力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单点风险,提升安全裕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业规范标准化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高安全工作质量,“一次性把事情做好”。为此,航站楼安全中心建立了管理规定、工作程序和作业指导的三级文件体系架构,层层深入,确保规定标准全覆盖。

点滴创新

铸就高质量工作

创新不一定追求颠覆性的成果,细节创新往往能带来更高的投入产出比。对航站楼安全中心来说,在日常处理门禁报警时,如果能够快速锁定报警门禁的摄像头,就能及时研判报警原因,提高处置效率。传统的工作方式依赖员工不断练习,以熟悉门禁与摄像头的对应关系。但该方式培训周期较长,不利于新员工及时上手。

在“最佳安全现场”试点建设过程中,航站楼安全中心通过对门禁系统和视频系统的命名规则进行优化,实现了两个系统的数字语言互通,将检索方式改为数字检索,将摄像头锁定时间缩短至2秒钟以内,大大提升了处置效率。此外,为进一步帮助新员工熟悉航站楼区域,航站楼安全中心开展了“我的地图我绘制”活动,对员工进行编组,通过现场巡视与视频监控的前后台联动,由员工亲手绘制岗位职责范围内的地图,真正做到图纸“入脑入心”。

创新的工作环境也能为工作质量的提升添砖加瓦。为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员工归属感,航站楼安全中心为员工配发了统一工装,配备了符合人体工学的工作椅、鼠标垫、护目镜等设备,缓解员工工作疲劳,并按5S标准将设备物品摆放整齐,指定卫生监督员进行监督,营造了良好的办公休息环境。

培训升级

树立过硬工作作风

安全管理,教育先行。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是航站楼安全中心安全管理的基础。只有筑牢安全生产思想防线,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树立过硬的安全生产作风。

每个季度,航站楼安全中心都会组织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大摸排,即岗位基础知识考试。根据“最佳安全现场”试点建设要求,航站楼安全中心在考题内容上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了解员工岗位知识掌握情况;在考试类型上,将原来的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全部改为简答类型的主观题,从应急处置步骤到岗位职责等,较全面地考察员工的综合素质。改革后的考试具有增强综合性、加强监管等鲜明特点,让员工们“学有所用、学有所获”。此外,航站楼安全中心还采用以老带新的培训方式,每位老员工在顺利带出新员工后均可获得绩效加分,员工之间建立了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关系。

除了业务能力培训,航站楼安全中心还编制了适用于本岗位的作风清单案例学习材料,切实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案例来源于员工工作日常,通过总结经验、不断提升业务技能,找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加强工作作风建设。一系列极具冲击力和说服力的案例,从直面风险、树牢理念、强化责任、健全体系、狠抓落实五个方面强化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试点建设,航站楼安全中心建立并采用了“更规范、更高效、更合理”的管理模式,员工的综合能力素质有了较大提升。未来,首都机场将继续深化工作,将“试点”打造成“亮点”,将“试验品”升级为“精品”,最终建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安全生产现场。(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赵阳、张苒、王天添、朱方洁)

责任编辑:jinjieni 000
推荐新闻:
大手牵小手 安检“童”样暖 大兴机场安...
襄阳机场创下通航以来最快破百万记录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2025年上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战高温 出“凉”策 ...
北海机场智能探识驱管一体鸟击防范系统...
甘肃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塔台管制室单日...
内蒙古机场集团开通24小时航空公司服务热线
呼和浩特机场高效护航60人儿童团队
2025年华东地区民航空管(通导)岗位职...
“抛雪车”变身“撒药车” 巴彦淖尔机场...
吉安井冈山机场联合机场公安开展无人机...
呼和浩特机场积极应对暑运持续雷雨天气
吉安桐坪机场启用飞行服务站
南宁机场新增恢复南宁—合肥—青岛航线航班
郴州北湖机场圆满完成航空安保审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不惧“烤”验 火力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
大庆机场卫生间增设服务标识牌 贴心守护...
与时间赛跑!3U3349航班紧急返航,争分...
东航西北分公司:空保铁军多维发力,筑...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