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抒鑫 报道:清澈的爱,只为民航!戴上亮光闪闪的共青团徽,穿上精神抖擞的民航制服,在逐梦蓝天的路上,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龚小林有责任有担当,美丽的青春在平凡的安检岗位发光。

梦想的种子
春夏之交的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树木葱郁,风景如画。我的心情大好,带上“长枪短炮”,驱车到航站楼,采访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的旅检二大队安检员龚小林。
眼前的龚小林,穿一身安检制服,外形娇小玲珑,英姿飒爽,一种青春的朝气扑面而来。
1996年2月,龚小林出生在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通滩镇砖房村。从小在农村长大,不但早早学会了做家务,而且跟着大人干劳动。那时候,村里面还没有马路,不通汽车,村里种植的黄瓜、秋葵等农产品,全靠人背出村去销售,只有小小身躯的龚小林也常常加入肩背的行列。
上了小学,龚小林全班第一批加入少年先锋队。一次参加先锋队活动,一架直升飞机从操场上空飞过,同学们欢呼雀跃,无比兴奋,那飞机上的驾驶员好像看到了学生的高兴劲儿,绕学校上空转了三圈。看着看着,龚小林的头脑突然产生一种大胆的想法:“长大了也要为祖国民航做贡献!”一粒稚嫩的民航梦种在幼小的心灵。
后来,龚小林报考到了成都航空旅游职业学校航空服务专业,体育老师兼第一任班主任对她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2012年12月,在班主任的鼓励下,十六岁的龚小林光荣加入共青团组织,成为一名共青团员。
入团后的龚小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她开始主动关爱同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经常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有一次,在学校103校区,龚小林到校外门口附近一家商店购买学习用品,返回时,突然看见一个捡瓶子的老人,摔倒在马路边的沟沟里,动弹不得。她赶忙打电话叫来同学,几个同学合力帮忙把老人扶起来,还好没有大碍。随后,又打电话联系到老人的家人过来接。从这以后,龚小林动员住校同学把快递纸箱、废旧书报、矿泉水瓶等积攒起来,只要老人一来,就送给他。
助人从日常小事做起,龚小林不因善小而不为,因为她懂得给予就是幸福。举手之劳,不仅给别人带来了方便,也让她变得更加快乐。
梦想的力量
2016年4月19日,龚小林穿着笔挺的安检制服,在昆明机场航站楼门前集结,点名分工,她被分配到了旅检二大队实习。龚小林抑制不不住兴奋,像一只百灵,奔向安检岗位。

从此,龚小林铭记共青团员和安检员的双重身份,把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融进血液里,落实到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无悔的青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进入民航,一切重新开始,她从安检基础学,苦读规章和案例,参加安检站组织的各种培训,勤学苦练,提高自身业务技能。每次老安检员查获新奇特物品,她都不厌其烦把一件件违禁物品变换摆放角度通过X光机,认真识别不同角度下物体的X光机图像,巩固技能操作,提升鉴别能力。
踏实的付出与积累,龚小林从一名不起眼的小姑娘,成长为一名吃苦耐劳、业务精湛的安检员。仅2020年一年,参加各类岗位竞赛,先后荣获云南滇中新区第二届职工技能大赛第三名(技术能手)、云南省民航安全检查员技能大赛第一名(技术状元)、全国民航优秀共青团员。
一个个荣誉接踵而来,龚小林不但是安检站的名人,也是年纪最小的“小林师傅”。她用自身过硬的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协助做好新工培训示范,通过交流,传授工作经验与技巧。几年来,经她传道、授业、解惑的安检员达十多人,绝大多数已成长为能够独立上岗的安检员。

2021年2月27日,一个平常的日子。昆明机场安检通道内,一名飞往广州的旅客神色平常,裤腰处却凸起坚硬物品。这一异常现象,怎能逃过人身补查的“机灵鬼”——龚小林。
“您好!身上还有东西吗,请拿出来。”她紧紧盯着对方的眼睛。
“没有啦,刚才全拿出来过检了。”听到问话,这名旅客心中就是一惊,随即镇定下来。
捕捉到这一异常表情,龚小林更加确认了自己的判断。对其进行仔细检查,最终在该名旅客身上查获了一个精致的打火机。
2021年10月11日至10月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大会期间,龚小林全程参加安保工作,在昆明主会场、食品总仓和与会人员入住酒店留下了她忙碌的倩影。会议结束,云南机场集团收到云南省公安厅发来的感谢信,高度赞赏选派人员政治觉悟强、战斗作风硬、专业水准高,克服了安检力量紧缺、任务临时变动、气温骤降等困难,为圆满完成C0P15第一阶段安保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爱岗敬业,无怨无悔。梦想的力量,使龚小林六年如一日,辛苦、劳累、付出、成功和收获,化作许多感悟与心得。
梦想的花朵
这些年,昆明机场安检站以“安检人春风满面,让旅客如沐春风”的服务理念,用心、用情打造爱心安检,展现安检人不一样的风采,一个个温暖的故事在航站楼上演,其中就有龚小林的片断。

2022年3月5日,旅检二大队团支部组织开展以“传承雷锋精神,助力美丽长水”为主题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活动中,龚小林遇到一位七十多岁的残疾老人,因为腿脚不便,请求帮忙办理登机牌。小林马上带着老人到F 3 层,一路上,与老人聊天说笑。聊天中,知道老人是一个人来昆明返回丽江。换好登机牌后,乘机时间还早,小林又把老人送到按摩椅休息。登机时间快到了,又帮助提着行李,送老人从1号道口过安检。临别,老人满意地笑了,翘着大拇指:“姑娘好同志,谢谢你!”
一次,一位老先生过安检通道时,由于手提行李中带了云南白药,按规定云南白药不能随身携带,必须办理行李托运。老先生只好退出安检通道,却在待检区左右为难,转来转去。这时,刚好下班的龚小林,路过老人身旁,看到老人面露难色,又无人陪伴,便上前询问,帮助老人办理行李托运,送到候机厅休息后,才放心地下班。
看似平常的温暖的故事不胜枚举,龚小林真情为旅客提供安全服务,满足旅客需求,传递温馨情感,让真情服务,像春风化雨滋润旅客心田。
龚小林已经六个年头没有回家过年了,她已在异乡主动融入安检站这个大家庭,与同事一起在岗位上渡过一个个新春佳节,守护归家过检的游子。
2020年春节前夕,想到从小相依为命88岁的奶奶,龚小林早早请好假、订好行程,准备了好多东西,计划回家过个团圆年。哪知,天有不测风云,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全国肆虐,昆明机场成了“特殊的战场”。
龚小林退了机票,毅然决然选择与同事们坚守在安检岗位上。大年三十晚上,短暂的休息,龚小林本想拿起手机跟家人拉拉家常、分享这几年的成长和收获,却在视频接通的那一刻,眼泪不争气地打湿了防护口罩:“奶奶、爸妈,您们都要保重好身体!”这个原本在爸妈眼里稚嫩、需要被呵护的小女孩,茁壮成长起来,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民航安检员的初心和使命。
其实,每到春运,龚小林望着一张张幸福期盼的笑脸、一双双急切匆匆的脚步,她的心中即羡慕又酸楚。但她深知作为民航安检人,身上承担着的责任和压力,维护空防安全,底线不能破,红线不能碰,服务不能丢。

本文图片均由抒鑫拍摄
时间匆匆流逝,大浪淘沙过后,龚小林恰似航站楼门前那株小草,开出了美丽的花朵,青春的笑容写满了无悔与坦诚。如今,龚小林与同事们并肩作战,坚守安检这一扇空防大门,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过硬的业务技能,带着对民航事业的热爱,接续奋斗,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梦想再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