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全国首创 呼和浩特机场使用热成像技术全程进行围界入侵检测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1-12-08 14:13:00

近日,呼和浩特机场围界监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正式通过竣工验收,开始试运行,这标志着呼和浩特机场成为国内首家围界安防全程使用热成像技术进行入侵检测的机场。这一系统将高清视频监控技术和热成像技术进行整合,借助高清图像与物体温度监测,实现视频所见即所得,并将围界入侵由被动检测变为主动检测。该围界报警系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系统误报率低且易于调整,可有效提升机场的围界安防能力。

 探索机场围界安防新路径

飞行区是机场最重要的保障场地之一,飞行区内有跑道、滑行道、停机坪和航站楼及指挥塔台等保障飞行的重要设施设备。围界则是保护这些设施设备不受外界侵害或干扰的重要保护设施。当前,机场围界报警采用的技术有电容扰动、震动光缆、微波扰动、激光对射等技术,但上述技术受投资金额、应用场景、技术复杂度因素影响,作用效果有限。2013年,呼和浩特机场完成“双围界”建设的同时,建成了围界视频监控和围界报警系统。该视频监控使用350线分辨率的模拟监控技术,围界报警采用电容扰动技术,提升了安全裕度,但视频监控覆盖有盲区、视频图像分辨率低,且围界报警系统受大风、降雨、温度等环境条件影响较大。

近几年,为破解上述监控系统制约因素,业内开始将红外热成像技术与视频监控技术进行融合,应用于入侵检测等场景。呼和浩特机场抓住这一契机,以问题为导向,紧盯业务痛点,开始探索视频监控与热成像技术相结合的围界安防新路径。

根据常识可知,热成像技术是通过热成像镜头将物体的红外辐射投射到红外探测器上,红外探测器再将强弱不等的辐射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然后经过放大和视频处理,形成可供人眼观察的视频图像,这一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图像内容的可辨识度。基于热成像技术,热成像摄像机能够全天候保证极佳的视频监控图像效果,对监控场景进行有效探测和成像,获取图像中的关键侦测信息。热成像摄像机具有受光照环境影响小的特点,可以在无光、强光、逆光等恶劣环境下清晰成像,减少漏报和误报。同时,热成像摄像机具备超强的透雾、透霾能力,能够有效监控目标。

基于此,呼和浩特机场逐步探索出一条在围界安防系统中将高清视频监控和红外热成像技术相结合的新路径,不断提高围界入侵防范水平。

图:电磁波辐射图

图:红外热成像辐射图

围界防护实现新提升

“您已进入监控防区,请尽快离开”。这是当热成像摄像机检测到有活体动物跨越电子警线后,发出的广播警告。

穿越警戒线预警图

区域入侵告警图

指定区域入侵告警图

呼和浩特机场围界安防系统对视频监控、热成像检测、穿越报警、入侵报警、围界电子地图、围界广播、围界照明等子系统进行统一集成管理,根据围界入侵防范的实际需求,各子系统实现联动。新系统的使用能更直观地展示现场场景,还实现让工作人员快速对突发事件作出反应,围界安防系统还能快速有效地发挥预警和防范的作用,通过历史事件检索、操作记录导出、告警规则调整等功能,方便事件调查。

经受了北方地区大风、降雨、降雪、温度变化的考验,呼和浩特机场的红外热成像围界监控报警系统表现出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误报率控制在5%,达到了设计和建设目标。在95%的情况下,系统前端摄像机可以检测到穿越警戒线、区域入侵事件,高清视频监控图像;当检测到有活体动物跨越电子警线后,热成像摄像机能够按照预设的预警、入侵功能进行告警,并同时联动高清球机进行入侵区域活体目标的跟踪,联动围界广播,发出广播警告。

采用高清视频监控和红外热成像技术实现围界视频监控全覆盖和入侵报警功能后,呼和浩特机场围界安防的防护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真正将机场围界打造成为防范入侵的第一道防火墙。未来,呼和浩特机场的智慧机场建设要继续聚焦机场的全业务链条,突出科技和创新,使用新技术赋能安全监控、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风险,突出对空防安全的支撑能力。(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赵亮

责任编辑:wangyaling 000
推荐新闻: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