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累计旅客吞吐量突破10万人次,航班起降992架次,展现了冀中南支线机场的强劲发展势头;一年来,构建“4航司4航线5城市”航线网络,通达广州、上海、成都等核心城市;一年新空港,在邢襄大地上拔地而起、活力迸发;一年新门户,热情敞开,欢迎四方宾朋。
2025年7月18日,邢台褡裢机场迎来通航一周。从0到10万的跨越,不仅是数字的成长,更是邢台航空枢纽能级的跃升,成为冀中南地区航空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航线网络优化:四大航司协同发力,打造高效出行圈
“把邢台机场打造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邢台褡裢机场抢抓市场机遇,推动哈尔滨-邢台-海口航线于2025年4月1日顺利开通。该航线贯通东北、华北与华南,覆盖哈尔滨冰雪旅游、邢台历史文化及海口热带风情三大特色资源,不仅填补了邢台与南北方向重点城市的航线空白,更成为促进三地经济文化交流的“黄金通道”。

通航一年来,邢台褡裢机场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旅客需求为核心,逐步构建了“4航司4航线5城市”的航线网络布局,通达上海、广州、成都、哈尔滨、海口等热门城市。
各合作航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执飞邢台-广州航线的南方航空,依托其庞大的国内国际网络,为旅客提供高效中转服务,满足商务旅客往返粤港澳大湾区的出行需求;执飞邢台-上海航线的上海吉祥航空,为旅客提供高性价比的优质服务,航线班期达每周4班,满足华东地区公商务及旅游客源需求;执飞邢台-成都航线的云南祥鹏航空,通过灵活票价策略吸引休闲旅客,助推西南旅游市场开发;执飞哈尔滨-邢台-海口航线的福州航空,通过优化在邢台机场的经停时刻,实现了南北快速衔接。
2025年夏秋航季,机场进一步优化航班时刻:广州、成都航线固定每周二、四、六执飞,上海航线加密至每周一、三、五、七,形成“早出晚归”的便利出行结构,旅客可轻松实现当日往返。
保障效能跃升:细节服务优体验 科学管理提效率
机场通过优化航班时刻、提升服务标准,打造了“冀忆·邢襄”服务品牌,赢得了旅客的高度认可。

“冀忆·邢襄”服务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推出“无忧出行”计划,无陪儿童可预约“全程陪护”,军人、消防救援人员享优先值机安检。机场完善无障碍设施、践行真情服务,落实“三米一个微笑,一米一声问候”服务标准,为旅客提供了高效、舒适的出行体验。
早到旅客服务升级。针对提前2小时以上到达的旅客,机场在综合办公楼内增设“早到旅客”休息区,配备免费Wi-Fi、热水供应及服务电话,并安排专人引导。
此外,机场通过压缩航班截载时间、优化行李提取流程等措施,显著提升了运行保障效率,缩短了旅客出行时间。通过精细化管控,航班截载时间由30分钟压缩至25分钟,力争控制在24分钟以内;首件行李交付时间由8分钟缩短至3分钟内,末件行李由15分钟缩短至9分钟内,大幅减少旅客等待时间。值机柜台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客流高峰增开通道,即便是“五一”期间的旅客高峰期,平均排队时间仍不超过8分钟。
助力地方:锚定“小机场大服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2025年4月17日,单日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人次;5月1日,“五一”假期单日吞吐量达1059人次;6月26日,累计旅客吞吐量突破10万人次大关。通航一年间,邢台褡裢机场多次刷新运营纪录。
站在通航一周年的新起点上,邢台褡裢机场作为地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航空运输的高效性吸引了更多企业投资兴业,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本文图片均由邢台褡裢机场提供)
临空经济区的建设逐步成型,航空物流、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纷纷落地。截至目前,临空经济区共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89.73亿元。其中圆通(冀南)智创园等5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河北欣邦铁路配件制造等5个项目已落地正在建设,畅邦汽车高端汽配等5个项目已摘牌即将进场垫地开工;京东沙河云仓等2个项目正在进行土地组卷报批。
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借助机场的辐射效应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乘飞机前来旅游,极大地提升了地方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拉动了旅游消费,推动了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的形成。
“我们将以‘小机场、大服务’为理念,深化与航空公司合作,拓展航线网络,为邢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机场总经理表示。
展望未来,邢台褡裢机场将继续优化航线布局,计划新增热门航线,推动智慧机场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和运营效率,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优质的服务,助力邢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刘紫萍)(编辑:李季威 校对:张彤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