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单良、康洁 报道:7月12日,中原龙浩航空呼和浩特—郑州全货机正式复航,首班进港货量17.4吨,出港货量19.2吨。这既是呼和浩特机场助力国家重要农畜产品基地建设、推动农牧业现代化大产业发展的具体行动,更为“强首府”注入新活力。
此次复航的全货机航班计划每日执行1-2班,机型为波音737-800,运营周期将持续至今年年底,货源涵盖乳制品、生鲜农产品、电商快件等多个品类。

(呼和浩特机场供图)
激活交通运输效能,夯实发展落实根基
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的“粮仓”“肉库”和“奶罐”,每年向全国供应大量优质农畜产品,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和重要农畜产品保供安全。多年来,内蒙古机场集团高度重视航空物流发展,通过战略规划引领、明确发展定位,统筹内蒙古自治区内和区外航空运力引进,让航空物流业务紧跟战略方向,为构建具有内蒙古特色优势的现代化运输体系提供了坚实支撑。
自2015年起,呼和浩特机场先后引进邮政航空、顺丰航空、蒙古国航空、龙浩航空等多家公司执行全货机航线,为自治区农畜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方面,通过缩短运输时间,实现了“草原粮仓”与“消费市场”的快速对接,打通产销通道。另一方面,以现代货运技术深度赋能农畜产业向高端化转型,支撑产业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通过完善货运基础设施建设,显著降低了农畜产品流通成本,使物流企业航空成本普遍下降10%-20%,有效增强了产业竞争力。
深化“干支联动”战略,提升货运网络效能
呼和浩特至郑州全货机航线此次拓展了全货机经呼中转至区内支线机场腹舱航班的中转业务,是继顺丰之后的第二架利用全货机实现“干转支”业务的航班。通过“干线+支线”高效衔接,为区内物流体系注入了强劲动力。经评估,该航线全年预计可实现货邮吞吐量约1万吨,其中支线中转量占比10%,预计达到1000吨。
作为自治区唯一的干线机场,呼和浩特机场充分发挥区域航空货运枢纽辐射带动作用,同步优化支线机场航线网络,强化了“干支互补”的货运航线网络格局。一方面,通过持续优化“呼干”航线网络布局,有效提升了货运中转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加密“呼支”航线航班频次,进一步打通了“草原空中走廊”。目前,呼和浩特至赤峰、呼伦贝尔、乌兰浩特、通辽、锡林浩特、满洲里等支线机场的日均航班量已提升至10-12班,高频次、高密度的“呼支”航线网络为支线货物快速集散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干线全货机与支线腹舱的高效衔接,生鲜农畜产品运输时间缩短30%以上,助力“草原味道”更快走向全国。
精细筹备保障,筑牢安全高效运行基石
为了保障呼和浩特—郑州全货机航线的顺利复航,呼和浩特机场各保障部门提前谋划,制定了一套 “全流程、全要素、全覆盖” 的保障方案。
在硬件设施方面,工作人员对集装器进行了全面的适航性 “体检”,重点检查箱体结构、锁闭装置等关键部件,确保设备状态良好。同时,确认了装卸机流程,保障货物的装卸操作安全、高效。在人员配置上,机场根据航班时刻合理调整值班人员安排,提前制定轮班计划,并针对此次全货机航线保障开展了专项培训,让保障人员熟悉货物快速安检、精准分拣与高效装载的流程和要点。此外,各部门还针对保障流程及应急处突情况进行了全流程演练,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在安全管理方面,严格落实 “四个到位”,即 “风险识别到位、监督检查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应急准备到位”。从货物的收运、存储到装机,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确保安全万无一失。(编辑:李季威 校对:张彤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