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是首都机场博维公司客桥系统的一名运行班组长,主要负责管理T3C区域登机桥运行保障工作。工作八年来,她始终把“高效平稳对接每一架登机桥,安全真情服务每一位旅客”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

工作中的刘月
勤学苦练,她是为“一把对”较劲的人
刚入职时的刘月,时刻不忘严格要求自己,常常需要调整一两次才能达到令自己满意的对接标准。为了提升专业技能,实现安全平稳精准对接,她开始苦练“一把对”。工作中,她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认真记录下每次对撤桥的操作经验,以及不同机型对接登机桥的操作特点,虚心向班组里的老员工请教,一有空就观摩、请教他们的操作经验。通过自己的勤学苦练,她在2019年博维公司技能考核大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随后,又作为首都机场的代表之一参加了中国民航机场登机桥操作员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大赛三等奖的好成绩。
优化流程,她是为“提效率”探索的人
为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到港旅客机上等待时间,全面提升对接效率,刘月在公司和部门的支持下积极探索“预对接”流程,将原来的串行工作改为并行,即由原来在等待其他流程结束后一次性进行登机桥对接,改为在其他流程进行同时操作登机桥至预对接安全距离等待,最后实现完全对接。目前,以刘月所带领的班组为试点的预对接工作法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结合登机桥预对接操作方法,首都机场单桥对桥速度平均缩短17秒,对桥效率提升17.8%;双桥对桥速度平均缩短37.7秒,对桥效率提升21.8%。刘月用自己的积极探索,为首都机场提升整体航班正常性贡献了博维力量。
逆行而上,她是为“抗疫情”坚守的人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登机桥操作员作为首都机场近距离接触出入境旅客的岗位之一,严峻形势可想而知。她深知,旅客登机桥每天迎来送往成千上万名旅客,是第一国门防疫的最前沿。作为班组里的骨干,她懂得肩上责任重大,不但不能退缩,还应该带好头,做榜样往前冲。因为爱人也同是客桥操作员,她把年幼的孩子送去爷爷奶奶家暂住后,主动请缨承担中高风险地区航班的保障任务。她带领班组员工认真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每日监测体温,按时进行廊道内环境消杀,为员工科普防疫知识……随着天气逐渐转热,身着防护服保障疫区航班时,常常是航班还没保障完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一座登机桥就是一个战斗阵地,刘月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为首都机场实现“三个零”目标而默默奉献。
重要保障,她是为“心服务”奋斗的人
每年的重要保障,刘月从未缺席过现场值守。每一次面临挑战,她都会反复研读保障方案,把保障要点牢记在心。她还会根据保障期间的气候特点、设备情况、特殊要求组织班组员工开展应急演练培训。刘月将冯正霖局长“六个起来”的安全工作要求做成了手卡,放在工作服的口袋里,记在心间,她说,安全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要在一点一滴中按照“六个起来”,多动脑子,多用心思考,眼、脚、手并用,全力确保安全,用心做好服务。
刘月将继续立足于平凡的岗位,把每一件小事用心做,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国门运维人的的责任与担当,用过硬本领护航国门服务品质。(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张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