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玉国
从疫情开始的日子,只要你到石家庄机场职工餐厅就餐或是在航站楼买餐,从早到晚总能看一个个子高高,隔着口罩也能感觉到笑容的他——职工餐厅的“大家长”李玉国。
您好,排队打餐要保持1米距离”“这个菜没有了,快去催一下菜”……李玉国穿梭在职工餐厅后厨、排队处、餐点区,带领全体员工坚守工作岗位,做好职工餐厅疫情防控的同时,为员工把好餐食关。
目前,职工食堂负责石家庄机场16个职能部门、8个分子公司、11个驻场单位、11个外包单位共46家单位3000余名员工就餐,平均每天保障用餐人数达1600余人次,每天平均制作餐食2000余份。
防“疫”工作无死角
疫情期间,李玉国充分利用班前、班后的时间开展防疫培训工作,从思想上杜绝麻痹松懈。“我们的工作是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员工身体素质,更好的防疫病毒。”每次岗前,如何规范佩戴口罩、帽子,如何清洗双手,如何穿着工作服,如何保持个人清洁卫生,他总是检查在检查。“三个严禁”“八个必须”“三个擅自”“四个一米”每日都要不厌其烦的给员工讲一遍,不仅要大家熟记于心,更好落实到行动中,同时还要求员工传达给家人。如果接到航空食品公司新的防控规定,不仅要对上岗人员进行传达,还要给不在岗的员工电话进行传达。
职工餐厅除保障好机场职工就餐外,如何做好疫情防控也是餐厅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每日对操作场所、设施设备如何全面消毒,餐厅每天上、下午何时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怎样对餐厅桌面、椅子、门把手、地面等关键部位定时清洁消毒,用餐结束后如何及时做好现场卫生清理,定期在无人情况下进行紫外线灭菌灯消毒工作。他都要亲自督促检查,“今天开窗通风没有””窗户开的有点小再开大一些,保证通风效果”……..
针对职工餐厅人群聚集密度大,就餐人员复杂的情况,尽量避免员工聚集,李玉国在保障好员工就餐的同时从错位就餐,微信预定、鼓励自带餐具打包、快速套餐、人员分散式、身份识别进入制、餐卡办理管控制,多方入手为疫情防控增加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合理把控就餐安全关,科学改进就餐形式。
餐食改善“事必躬亲”
疫情期间,为提高员工身体素质,改善机场员工餐食,李玉国精选食材编制餐谱,从源头开始强化控制,每日对原材料的采购严格把关”今天的花菜看着不太新鲜,退货吧””这菠菜是今天刚从地里采的吗?”………李玉国每天早上不厌其烦的对每样原材料进行逐一验收,落实进货查验,防止不合格的食材流入餐厅。所有食材均按照要求从定点供应商中进行采购,并由专人配送,确保溯源到位,正规安全。以“严防外部输入、强控内部传播”为原则,他亲自督促原材材配送供货商佩戴口罩、进行体温测量做好登记,允许进入原料通道。为让职工吃得放心,也要保证营养均衡,李玉国为此也是煞费苦心,研发制作的大骨莲藕养生汤、雪梨银耳润肺汤。
同时,为满足职工饮食需求,提高员工免疫力,制定了提升餐食品质方案,在职工餐厅设立专区,为员工提供酱牛肉、酱猪手、鸭胗、枣沙蛋糕、榛子慕斯等多种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全部为纯手工制作的15种肉熟食和15种糕点,并每天会根据当天卖出不同品种的数量,调整产品,不断提升员工需求。
”李师傅,今天的餐食反映太好了,大家都很喜欢。“负责隔离宾馆员工送餐的物业公司张超说。“帮收集下员工餐食建议吧,我们会不间断的给大家改善伙食。”李玉国说。
石家庄机场作为北京国际航班分流指定第一入境点之一,保障国际航班员工的就餐成为了首要任务,从原材料的计划与采购到餐食的保温消毒,李玉国制定了全面的餐食配备方案,在送餐的同时,收集员工意见建议,不断提升餐食品质。早餐,作为全天内营养最全必不可少的一餐,配有牛奶、火腿、鸡蛋、风味小菜和主食,午餐、晚餐除正餐的一主荤(如:红烧丸子、红烧牛肉等特色菜品)一素菜一例汤外,另加时令水果和酸奶等副食。同时,为了让员工补充水分,另有380ml小矿泉水随三餐配送,确保奋斗在保障分流国际航班一线员工丰富的营养摄取,提高员工体质。每餐李玉国都按时间,亲自把餐食送到指定地点,确保无误。
疫情不过,我不休
“老李你也不休息啊,都两个多月了吧。”“是不是一直没回家?”“每次打饭都能看见你。”……这些是员工打饭看到他时,常常问起的话。他总是笑呵呵的说:“疫情不过我不休。”
疫情发生以来,李玉国一直“在线服务”,工作的辛苦和劳累,他没有怨言。几个月没回家看望年迈且行动不便的父母,每次电话里母亲颤微的声音“玉国啊,你啥时候回来看我和你爸。”“最近单位太忙了等不忙了就去看您……”
“爸爸我想吃你做的红烧肉,和糖醋鱼。”“等我回家了给你做好吗。”李玉国看着视频中孩子期望的眼神儿说道。
疫情前,李玉国在家是家中的大厨,喜欢做饭的他从菜市场的熙熙攘攘、按部就班切码菜、烹饪的全神贯注不一会热气腾腾的一桌美食就上桌了,甜而不腻的糖醋鱼、香喷喷的孜然羊肉、红通通的红烧肉……想到孩子用渴望的眼神看着桌上的菜及不怕烫的急着吃到嘴里的样子心里特别的美。
有人问他:“要不你倒休,回家休息下?”“我是党员,职工餐厅需要我,也是我的家。”李玉国坚定地说。
他虽然没有投身在战“疫”前线,但他却用自己的坚守,默默的在后勤保障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陈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