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施书芳、曹楷、程硕 报道:为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案例的交流分享,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3月14日至3月15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主办,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河南省委外事办、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典型项目研讨会在郑州成功召开。来自中外方有关政府部门、项目单位和金融机构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期间,中外代表考察“空中丝绸之路”中方基地——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国际西货站,河南省机场集团负责人向中外代表介绍了“空中丝绸之路”相关建设情况。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许多重点项目在沿线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愿景”正逐步开花结果,促进各国各地区互联互通,形成联动发展格局,有力的扩展我国经济增长空间、推动沿线国家经济繁荣。
此次在郑州成功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典型项目研讨会,从基础设施、“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产业合作、境外园区建设、民生等5个方面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典型项目进行了深入剖析,解读成功密码,其中重点介绍了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情况。研讨会期间,与会的中外代表专程到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国际西货站参观考察,在西货站,大大小小包装整齐的货物正在打包、装卸,蓝天下,一架卢森堡货航的大型货机停在货机坪,机舱内的货物有条不紊地卸下来,与会代表纷纷在这里合影留念,数十名媒体记者拍摄现场视频资料,全方面进行现场采访。河南航空货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近年来,智利的车厘子、南非的长颈鹿、西班牙的ZARA时装、德国的啤酒、荷兰的鲜切花、澳洲的羊驼……都从郑州机场西货站进出港,今年以来,新鲜的澳大利亚金枪鱼、来自亚洲的海豚等物品都空运到郑州机场,这彰显了郑州机场主动融入“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
2017年6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提出,中方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编织“空中丝绸之路”,令“一带一路”建设覆盖的维度愈加广泛,不仅连接大陆与海洋,还在蔚蓝天空中架起新的合作桥梁。这一重大举措,给郑州机场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战略机遇,让这个连接中国内陆地区和世界的“空中桥梁”首次彰显国内外。
作为“空中丝绸之路”的主力军,河南机场集团按照“货运为先,以货带客;国际为先,以外带内;以干为先,公铁集疏”的发展战略,坚持开放引领、务实创新,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有力支持和提升了郑州“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其中对“空中丝绸之路”航线航班加密,逐步扩大以郑州为中心、“一点连三洲,一线串欧美”的航空国际货运网络,形成更加完善的航空枢纽网络。
截至2018年底,郑州机场拥有进口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冰鲜肉类、澳洲活牛、国际邮件经转等6个指定口岸和跨境电商业务,是国内进口指定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内陆机场。在郑运营的货运航空公司21家(外籍航空公司15家),开通全货机航线34条(国际地区29条),通航城市40个(国际地区28个),货运运力、全货机航线数量、航班量及通航城市数量均居全国第5位,基本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枢纽航线网络,成为“空中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机场。2018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达51.5万吨,行业位次跃居至全国第7位,通过郑州机场进出口的货值占河南全省总货值的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