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支撑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深圳机场卫星厅开工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8-12-21 16:35:00

《中国民航报社》、中国民航网 记者曾晓新 通讯员叶丹 报道:12月21日,深圳机场卫星厅工程项目正式动工。根据规划,深圳机场卫星厅设计年旅客吞吐量2200万人次,预计将于2021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建成后将与现在的T3航站楼通过捷运系统相互连接。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庆生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机场卫星厅开工。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徐松明,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机场集团、航空公司及驻场单位代表,各设计及施工单位代表等两百余人参加了开工仪式,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卫星厅项目开工建设是深圳机场发展历程中的大事,也是深圳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新的里程碑。作为特区门户,深圳机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深圳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红波在开工仪式致辞时表示,机场集团将全力将卫星厅打造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大湾区建设、服务深圳发展。

卫星厅采用“X”构型设计 最大化利用空间

据了解,深圳机场目前在用的T3航站楼设计年吞吐量4500万人次,随着深圳机场航空主业快速发展,2017年旅客吞吐量已达到4561万人次,T3航站楼提前三年达到了设计容量。为更好地服务深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圳机场集团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加快推进新一期扩建工程,提升资源供给保障能力,更好地支撑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据悉,此次开工建设的卫星厅项目总投资额约109.4亿元,包括卫星厅工程、配套工程、供油工程等三个部分。卫星厅总建筑面积约23.5万平方米,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楼、指廊屋顶采用大跨度钢桁架+钢网架结构,预计将于202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卫星厅共设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其中地上首层到四层分别主要用于行李装卸、国内到达、国内出发和“两舱”候机,地下一层主要为捷运站台、行李分拣机房。在造型设计上,卫星厅将采用“X”构型设计,设有56个廊桥机位,最大化利用空间,提升容量。此外,针对不同机型的停靠需求,卫星厅还可实现组合机位转换,提高资源利用率。

据了解,卫星厅作为深圳机场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深圳机场集团将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把“绿色机场”理念贯穿在卫星厅规划、建设、营运等全流程,重点围绕建筑构造、空调通风、水电利用等多个方面强化节能设计,加强新材料、新技术运用,按照“中国绿色建筑三星”标准,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交通建筑。

从T3航站楼到卫星厅 乘捷运系统3分钟即达

深圳机场卫星厅位于T3航站楼北侧,机场一跑道和二跑道中间。作为T3航站楼功能的延伸,每年可为2200万人次旅客提供候机和中转服务。根据设计规划,卫星厅建成后将主要提供国内旅客在此候机、到达及中转服务,而旅客的始发终到手续(包括值机、托运、安检、行李提取等)仍将在T3航站楼完成。

为有效缩短旅客步行距离,提升旅客乘机出行体验,未来卫星厅将通过旅客捷运系统与T3航站楼相连接。 “未来捷运系统全线将一共设置3座车站,分别为T3航站楼站、卫星厅站和远期规划的T4航站楼站,全部为地下车站。”据深圳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捷运系统高峰期的行车间隔在2-5分钟,旅客从T3航站楼坐到卫星厅,大约只需要3分钟。

除了便捷高效的捷运系统,深圳机场在卫星厅流程设计时,以方便旅客为前提,通过对卫星厅建筑空间和路径的系统设计,可提供快速、便捷的中转服务,进一步提升深圳机场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中转保障能力。据悉,未来旅客可在此实现国内转国内30分钟内完成、国际转国际45分钟内完成、国际国内互转60分钟内完成的便捷中转体验。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江西航空开展主题机上活动
中国航油山西分公司团委组织参观抗战主...
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在...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全电食堂”改造项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机场急救中心成功协...
壹通无人机公司签署多边保险服务协议
中国民航大学召开航空国际商务专业建设...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山东东营机场安检:筑牢安全防线 + 升级...
易斯达航空恢复运营以来客运量累计突破1...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