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一座欧式机场是如何建成的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8-05-03 11:08:00

日前,经过两年七个月的紧张建设,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这是一座国内首个大型欧式风格的建筑体,也是国内大型机场首次采用贴邻建设而成的新航站楼。面对工期紧、任务重、建设运营高度交叉等施工困难,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建设任务?黑龙江机场集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大胆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控投资为目标,全力打造“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为龙江大地经济腾飞贡献力量。

独特的设计

贴邻建设困难重重

在哈尔滨机场平面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T2航站楼就位于正在运营的T1站楼的正前方。未来,两座航站楼将进行无缝衔接,形成一体。这就是哈尔滨机场选择的贴邻建设,体现了“集约、简约、实用,体现哈尔滨地域文化,注重建筑功能,便利旅客”的原则,但同时也给施工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在老航站楼前面新建一座航站楼,并且让二者融为一体,这在国内史无前例,真是太难了。但可喜的是,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建设。”黑龙江机场集团副总经理、哈尔滨机场扩建项目部总经理张长安说。

据介绍,由于贴邻建设,为了保障T1航站楼的运行,T2航站楼工程分两个阶段建设。第一阶段建设完成13.52万平方米,待新建航站楼投入使用后,第二阶段将完成剩余2.73万平方米的建设及T1航站楼改造工程。新建T2航站楼与T1航站楼最终形成一座航站楼综合体建筑。由于是分阶段建设,建筑结构、水、暖、电、设备、弱电等各系统均需分隔设置,既要保证单系统独立运行,又要考虑后续多次融合,对系统稳定性要求高,融合复杂度高。

此外,由于点多面广,不停航施工管理难度极大。以飞行区工程为例,该工程涉及机坪、飞行区快滑、消防、灯光、安防、围界及巡场路等施工,与开放使用区域交叉或位置紧邻,导致有效施工时间短,不停航施工组织管理复杂困难。

面对扩建工程与运营高度交叉的情况,哈尔滨机场摸索出了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即通过建设与运营两个团队管理人员交叉任职的模式,妥善处理建设与运营、建设与安全、建设与发展的关系。“建设与运营一体化在T2航站楼体现得淋漓尽致,得到了有机融合,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完成与机场的正常运行。”哈尔滨机场扩建工程项目部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高志斌说。

创新的勇气

解决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对于哈尔滨机场来说,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他们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独一无二的设计,精益求精的施工,创造了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工程。”高志斌自信地说。

哈尔滨地处北方严寒地区,冬季漫长,有效施工期比其他地区要短很多。T2航站楼第一阶段仅用两年七个月就要建成投入使用,其中要跨越两个漫长的冬季,给建设、设计、施工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哈尔滨独特的气候条件,我们提前谋划,进行了周密的安排。比如,我们在2016年10月30日,就完成约1万平方米外立面非透光幕墙的CCA复合板安装工作,实现了T2航站楼‘暖封闭’。在暖封闭的同时,还实现了利用供暖设施为航站楼供暖,保证楼内平均温度达10℃,为冬季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高志斌说。

T2航站楼是国内大型机场首个欧式建筑风格的航站楼,欧式立面在同类大型公共交通建筑中实属少见,可借鉴的经验少。欧式建筑一般采用石材,不仅成本高,而且建设工期长。新航站楼采用了新研制的预制彩石混凝土材料,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近几年,哈尔滨极端天气增多,对屋面设计提出了挑战。此次,新航站楼屋面采用了TPO单层防水卷材体系,抗风揭能力强,在国内大型机场航站楼工程设计中首次采用,并经受住了2016年、2017年两次12级飓风的考验。此外,他们还开展了自融雪等新技术的研究,并实现了样板段运行,最大限度地确保了运行安全,提高了运行效率。

哈尔滨机场人矢志不渝地进行创新,也收获了一项项荣誉:T2航站楼工程已获得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全国钢结构金奖等奖项17个,并将申报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地下车库工程已获得2016年度哈尔滨市结构优质工程奖、2016年度市“结构丁香杯”工程奖;高架桥桥体及地面停车场工程被评为黑龙江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A级工地,并正在申报黑龙江省市政金杯示范工程以及黑龙江省优质工程“龙江杯”。

精诚的团队

始终保持同一步调

4月30日,T2航站楼已经揭开面纱,迎送旅客。看到航站楼运转顺利,高志斌感慨地说:“我们能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建设任务,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我们这支能打硬仗、勇于拼搏的队伍。”

在建设过程中,扩建项目部组织使用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业内专家不断研究,优化设计,共召开重要会议50余次,修改图纸10版,提出建议350余条;提前研究施工方案,优化工艺、工序,合理缩短施工周期,动态调整和缩小施工区域。在建设过程中,光是较大规模交通导改就进行了8次,还有小规模优化导改10次。“导改18次给机场建设和施工带来了诸多困难,导改虽然难,但能多释放一些资源,给旅客带来多一点的方便,所有的麻烦都是值得的。”高志斌说。

哈尔滨机场严格对标“四个工程”总体要求,加强安全、质量、进度管控,持续发挥管理效能,提升管理品质。在建设过程中,除坚持安全日巡视制度以外,共开展安全大检查80余次,未发生施工及影响运行的不安全事件。此外,他们还多次开展质量管理专题活动,通过布置动员、自查自纠、专项检查、交流反馈、整改提升等环节,确保品质可靠、功能完善。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所有的参与人员朝着一个目标努力,保持一个步调,扩建团队人员主动放弃休息,奋战在建设的一线。一座航站楼得到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管理局、黑龙江监管局和首都机场集团的大力支持,凝结着所有参与建设人员的心血。它让哈尔滨机场迈进了崭新的时代,也必将助力整个黑龙江经济社会展翅高飞。(《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高雅娜 通讯员陈涛、仇建)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