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陈思、钱晓莹 报道:8月25日,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北京延庆组织召开登机桥辅助接驳通道检验大纲研讨会,对《登机桥辅助接驳通道试验大纲》进行了审查。中国民航大学、清华大学、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华夏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乌兰浩特机场公司等单位参加了会议。
会上,专家组评审通过了乌兰浩特机场登机桥辅助接驳通道科技创新项目。该项目由乌兰浩特机场、华夏航空公司和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联合开发,3家单位代表分别向参会人员介绍了目前项目的进展情况。其中,乌兰浩特机场副总经理马彦和代表乌兰浩特机场在会上进行了汇报。他向参会人员详细介绍了设备的设计、技术参数、CRJ-900飞机停靠廊桥项目情况,并重点强调了推行此项目对机场提高运行和服务保障能力的重要性。

登机桥接驳通道对接测试(宋纯桢/摄)
会上,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讨论和评审,并将在会后形成检验报告报送至民航局机场司。
2015年,乌兰浩特机场启动登机桥辅助接驳通道科技创新项目,从简易廊桥适配器发展为登机桥辅助接驳通道。在两年的时间里,乌兰浩特机场创建了廊桥技术创新工作室,制作了简易廊桥适配器,同时积极与华夏航空和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进行沟通,共同进行性能研讨和技术应用试验,并进行多次对接和使用测试,通过逐步完善和优化,使该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该创新项目使CRJ-900飞机停靠廊桥变成了可能,通过应用登机桥辅助接驳通道,不仅可以使机场实现各类机型的廊桥对接,还可以提升机场的登机服务水平,因此提高机场的容纳性和运行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