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保障车辆运行背后的“工匠精神”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7-07-14 09:47:00

——记天津机场空港公司“精修缘”班组

“工匠精神”,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热情、耐心和逻辑,是工作和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不仅是体力活,还是脑力劳动。不但要克服未知的困难,还要解决一系列无故冒出来的障碍和问题,更要经常面对挫败。在天津机场车辆保障工作日常繁忙的今天,也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一共仅有十五个人,却承担着机场近300部保障车辆的日常维修与保养工作,他们用执着、坚守、责任诠释着 “工匠精神”,他们就是天津机场空港服务公司汽车修理厂的“精修缘”班组。

不怕辛苦,不惧考验,我的执着始终如一

车辆维修工作看似是一件技术活,更是一件体力活。对于维修作业人员来说,在车辆维修的工作中,不仅要时刻专注对故障车辆的排故维修,还要克服很多的环境因素。因车辆维修作业的特点,如车辆发动机、底盘、刹车等部位出现故障,对于小故障的排除,维修师傅在车下简单铺一张硬纸板,只身钻入车下,进行维修,车底狭小的空间使维修师傅在维修中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身体位置,这样才能在维修时做到用力到位,而如果在炎热夏季,即便是一次简单的维修过后,闷热狭小的空间,也足以湿透维修师傅的衣服;而一些较为困难的维修,虽然车辆在专用地沟上进行维修,但维修师傅在作业时需要仰着脖子,抬起胳膊进行操作,看似简单的动作,在连续数个小时的作业操作后,维修师傅的颈椎以及胳膊往往会出现酸痛、僵硬。当然,对于维修师傅们来说,不仅仅要克服严冬、酷热的温度考验,更要承受得住雨雪风霜的拍打。

2017年2月21日,津城迎来大范围的降雪天气,导致部分航班取消或延误,地面各项保障工作紧急待命。为确保车辆运行顺畅,班组也加强了值班工作,时刻准备现场抢修工作。晚间8点30分,值班人员接到现场车辆抢修任务,一辆除冰车在运行时除冰液管道发生爆裂,无法正常开展保障工作,接到报修通知后,班组成员迅速前往现场,进行抢修工作。由于当时依然下着雪,加之车辆发生故障的位置位于车辆后发右侧,阻扰了维修人员的视线,给抢修工作带了影响,此外,为了能够更好的触摸到故障零件,负责维修的丁海宽摘掉了工作手套,赤手在严寒中对车辆进行维修,严冬的寒风加上冰雪的拍打,把丁海宽的手冻得通红,在维修过程中,当丁海宽的手被冻得僵硬时,便会时不时的用哈气、搓手的方式取暖,然后继续对车辆进行抢修。经过反复尝试,终于完成了维修工作,使除冰车恢复了正常运行,继续投入到了保障的工作当中,而丁海宽和他的组员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回到岗位上,继续坚守。

懂得收获,甘于奉献,我的信念永不改变

学会专注,不仅仅是对工作的负责,更是对自身信念的一种坚守。虽然“精修缘”班组只有十五个人,但却包含了60后、70后、80后以及90后,老中青三代人用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促进了机场车辆维修工作的日益发展。日常工作中,班组注重业务知识、技术能力的培训工作,定期安排维修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为班组成员进行现场操作培训工作。在培训中,像车辆可以正常启动,但行车无力、如何快速判断刹车失灵的原因等问题,老师傅们都会为年轻的师傅一一解答,甚至是手把手操作,培训目的明确,聆听培训的师傅们也听得津津有味。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辆的故障也不单单局限在机械的故障方面,比如要解决车辆故障灯的问题,就需要用专业的维修检测电脑才能检测到故障的发生原因,而在这方面,年轻的师傅操作电子设备要比老师傅更熟练,当遇到一些电子故障时,年轻的师傅也会更加耐心的向老师傅讲解操作方法。就这样,在相互补充、相互帮助的环境下,维修师傅们都收获到了自己想要去学习的东西,也更加领悟到了懂得收获对于自身技术的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承担着一线保障工作的职责,就要为此付出应有的努力,这是“精修缘”班组矢志不渝的工作信念。而为了这个信念,维修师傅们始终如一日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维修师傅们觉得在岗位上不求发光发热,只求对得起这份工作,对得起自己的良心。2015年农历腊月二十八下午四点,临近下班的维修师傅王俊以及修理工们此时并没有松懈,而是奋力抢修15吨拖车。15吨拖车因前转向臂发生断裂而导致车辆不能正常运行,由于正直春运高峰时期,为了确保车辆及时回到保障一线,王俊和他的同事在分析了车辆的故障后,形成了三套方案对车辆进行维修,而因车辆构造的限制,眼看一个一个的方案以失败告终,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带领同事们继续进行抢修工作,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将近十个小时的努力后,车辆于当天下午五点钟成功恢复了运行。

这只是修理工们日常的工作的一个缩写,为持续做好现场车辆的保障工作,修理工们平时放弃休息时间,轮班值岗,每天都在经历这样的场景,即便他们累了,但是他们还在坚持,从不放弃。

勇于创新,善于节约,我的坚守从不迷茫

一线的技术工作者,每天几乎都是重复的工作,可能有的人会认为,每天做重复的事情无法得到进步,但,技术的重复绝不是一种单调的重复。恰恰是在重复中,他们的技术变得越来越熟稔,越来越精湛,也越来越懂得创新。在重复枯燥的车辆维修中,“精修缘”班组的师傅们也在工作之中不断找寻其中的奥妙。

春夏季节,是使用打草作业拖拉机的高峰时期。维修人员在对拖拉机进行维修时发现,因拖拉机的结构限制,车辆前段与后段直接连接,中间没有承重,而车辆后段重量高达两吨,因此在对后段机器进行拆卸维修时,人力无法支撑,且存在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一维修瓶颈,维修师傅首先向车辆生产厂家进行询问,力图采用专用维修设备进行维修,但生产厂家并没有相应的设备。而后维修师傅又询问了几家设备生产厂家,也没有得到有效回复。为尽快解决维修难题,师傅们又对拖拉机的整体结构进行了重新梳理,发现后段机器有几个可用于支撑的点位,于是,决定尝试自行研制一款专用支撑架,解决机器支撑问题。师傅们首先对机器进行了精心的测量,而后找来了废弃的铁架,通过焊接技术,将支撑架的框架进行了拼接,为了解决支撑架上下、左右移动问题,师傅们将支撑架的上下部分采用拉杆支撑,配合使用千斤顶,这样可以使支撑架上下自由升降,左右移动的问题则利用将四个滚轮安装在支撑架底部的方式得到了解决。至此,维修师傅们自行研制的拖拉机专用支撑架,不仅解决了机器拆卸的难题,保证了机器安装时的精准度,使工作效率比以往提高了近三倍,更消除的安全隐患,提升了作业环境的安全系数,同时也为机场节约了费用。

每一颗螺丝的上紧,都是一次用心的执着;每一个坚守的夜晚,都是一次对信念的秉持。度过春夏、越过秋冬,在无数个被酷暑考验、寒冬侵蚀的日子里,“精修缘”班组的维修师傅们始终相信,唯有目标明确,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维修水平;唯有吃苦耐劳,才能守住一线的保障阵地;唯有甘于奉献,才能为机场的快速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杨家旭)

责任编辑:赵晓兵 000
推荐新闻:
大手牵小手 安检“童”样暖 大兴机场安...
襄阳机场创下通航以来最快破百万记录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2025年上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战高温 出“凉”策 ...
北海机场智能探识驱管一体鸟击防范系统...
甘肃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塔台管制室单日...
内蒙古机场集团开通24小时航空公司服务热线
呼和浩特机场高效护航60人儿童团队
2025年华东地区民航空管(通导)岗位职...
“抛雪车”变身“撒药车” 巴彦淖尔机场...
吉安井冈山机场联合机场公安开展无人机...
呼和浩特机场积极应对暑运持续雷雨天气
吉安桐坪机场启用飞行服务站
南宁机场新增恢复南宁—合肥—青岛航线航班
郴州北湖机场圆满完成航空安保审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不惧“烤”验 火力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
大庆机场卫生间增设服务标识牌 贴心守护...
与时间赛跑!3U3349航班紧急返航,争分...
东航西北分公司:空保铁军多维发力,筑...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