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陈泽慧 报道:为响应吉林空管分局“厉行节约、过紧日子”的号召,近日,技术保障部组织技术骨干,通力合作,自主修复三块雷达CADMOS电源板,节省维修资金近万元。
CADMOS是二次雷达传输协议转换设备,作用于实现TCP/IP协议与HDLC协议之间的转换,是龙井雷达站信号传输监控的重要节点部件。2020年,雷达室春季换季定检期间,发现龙井雷达远程监控信号中断,技术人员诊断后确认为是设备电源故障。同时,在龙井雷达站现场的CADMOS组件也出现了故障现象,需要尽快维修,否则会影响管制指挥的风险。CADMOS组件是随SELEX雷达一起采购的国外设备,已过保、无备件。疫情原因,无法送至国外厂家进行维修,采购新的电源模块也至少需要一年时间,国内有资质的维修部门收取维修费用均超万元。
针对此情况,技术保障部梁志国副主任带领技术人员自主维修,解决故障。由业务部门牵头,组织两位实操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严浩和凤泷组成攻关小组,并提出两个解决方案:一是尝试更换元器来修复故障模块,二是购买AC-DC模块更换电源电路。经拆开模块后检测判断,将故障锁定在电源模块的8个输出电容上。自行采购元器件和微型钻头后,进行首次维修,发现电容修复之后的电源输入端有零线和地线短接的现象,原因是地线上有电流触发漏电保护开关,判断故障点仍在板件内部。经过反复细致的排查,后来发现电源模块中一个隐藏的设计缺陷,固定螺丝尺寸不匹配会引起电路板零地短接。经过多次钻研,进行重新设计,电路板再次焊接封装,3个电源模块全部恢复正常工作!
通过此次自主维修,有效地促进了“大运行、大岗位、大值班”条件下技术骨干人员对设备的深入了解和技术融合,尝试了科技攻关和岗位运行模式的分离探索。在当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技术保障部能够不等不靠、积极寻找办法,自主维修设备,解决技术难题,排除了设备安全隐患。不仅为分局节约了维修资金,也彰显出技术尖兵的引领能力,进一步筑牢了安全防线,夯实了运行保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