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突破发展短板 聚焦安全运行目标
——记甘肃空管分局开展管理效能提升行动
日前,甘肃空管分局按照“四强空管”的建设要求,瞄准全面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开展了“三层五维”管理效能提升行动,全面贯彻落实民航局26条措施,为分局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甘肃空管分局局长胡双智表示,在保障压力持续加大、发展和改革持续深化的新格局下,甘肃空管分局坚持深耕安全,持续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深耕安全 聚焦效能提升
近年来,甘肃空管分局狠抓安全工作,截至2017年底,取得了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优胜单位”六连冠的成绩。但成绩的背后也存在一些新的“隐患”,一些干部职工满足于过去取得的成绩,缺少工作热情,缺乏改革和创新的动力。
保障空管安全需要保持定力且深耕细作。分局党委围绕“四强空管”发展要求和民航局空管局党委提出的“三个围绕”指示,把“管理效能提升”作为提高保障能力的突破口,启动了“三层五维”管理效能提升行动。
“三层五维”管理效能提升行动是指,在今后的二三年内,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动员作用,提升管制、通导、气象、机关、后勤等各部门的工作管理效能,保障安全,促进分局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突出重点 对标“四强”标准
“三层五维”首先强调发挥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委、党支部、党小组)的引领作用。甘肃空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深根厚植‘三个围绕’,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五式工作法’,让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动员组织,汇集群智,保证安全运行平稳可控。”
在民航运行的整个系统中,协同工作不可或缺。甘肃空管分局在管制维度上确立了“三大三小、协同联动”的行动目标,通过完善沟通机制,提高安全效率,提高航班正常性。
自2016年以来,甘肃空管分局主导“三场联动”,确保兰州管制区内的兰州、银川、西宁3个城市机场协同放行。“三场联动”的成果为管理效能提升积累了宝贵经验,三大机场航班正常率均有显著提高。“三大三小、协同联动”把协同对象范围进行了扩大,由辖区内省会(首府)机场扩大到航空公司、辖区内的中小机场、其他空管单位、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等共同形成了完善的信息共享和服务共享机制。甘肃空管分局在兰州机场塔台和机场公司派遣人员值守。“有问题就现场沟通解决,有信息就现场分享,协作效能高直接体现为航班放行更顺畅”。管制员魏德寅说。这也是分局落实协同机制的具体举措之一。
补齐短板 解码落实责任
兰州管制区域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雷达、甚高频等空管设备数量庞大并且分散在山区、高原、戈壁沙漠等偏僻地方。设备检查维护耗时长、难度大,维护成本高、效率低。甘肃空管分局技术保障部门提出了“智慧运维”。“我们将采用人工智能开展设备巡检工作,通过智能机器人、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对声音、图像、数据等进行采集,并快速对采集信息作出自动判断和处理,构建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智能监控和巡视系统。”分局技术保障部负责人介绍。
通过大数据平台对告警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并自动推送故障判断、故障解决方案的智能决策系统,以及能够对告警信息进行智能分析、自动推送解决方案的智能协同系统,都是在“三层五维”行动中通导维度的努力方向。
在气象维度上,分局提出了“两建两精”,面向航空气象服务用户,通过开发气象与管制信息融合应用、科研新技术应用提供精细化预报,实现精准监测,有效提高了气象服务支持能力。
对于作风不实的短板,分局确立了守“五心”、建“五型”的行动目标。在机关日常工作中,落实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恪守“精心、热心、尽心、用心、齐心”,努力建设学习型、责任型、效能型、服务型、自律型的“五型”机关。
在后勤维度上,分局提出了“三重三创星服务”,旨在通过建立精细化的后勤管理体系,提供最优质服务,让职工感受到家的温馨。
目前,甘肃空管分局党委将“三层五维”管理效能提升行动充分细化,通过思维导图将行动分解成3个阶段共57项子任务。未来,甘肃空管分局将全过程关注、全方位把控,确保行动从上到下、从机关到基层,始终围绕核心目标推进,努力实现分局管理效能的全面提升,为甘肃空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