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舰

近年来,电子商务进入飞速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加剧市场竞争,客户需求在向多元化、化个性发展。因此传统商业基于产品、渠道、价格、促销的模式也在逐渐向客户关系管理模式演变,我国的民航运输市场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随着高铁的兴建、民营与境外资本的引入、国内机场吞吐量不均衡发展加剧,以及优质码头的航班时刻愈发难以争取的现实,再加之汇率与油价的不确定性因素,航空运输产品相对过剩,产品出现同质化特征,民航运输市场已由卖方转向买方,各航空公司已从价格战、服务战转向对客户争取的竞争。

严子淳

2017年7月27日,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携手美国达美航空公司及法荷航空集团三方共同宣布,东航集团和达美航空将对法荷航进行战略投资入股。东航集团通过海外全资子公司及东航股份公司分别与法荷航签署了《股份认购协议》和《市场合作协议》,东航集团下属海外全资子公司将持有法荷航约10%的股权,并向法荷航委派1名董事。

李艳伟

近年来,航空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机场群"、"多机场系统"等相关概念及发展规律、趋势的探讨,也逐渐引起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虽然我国航空运输市场受历史发展沿革、体制机制等因素影响,与国外航空运输成熟市场发展模式有所不同,但从事物发展一般规律考虑,考察国外多机场系统发展与运营情况,可以为我国各区域的机场体系建设运营提供借鉴。

周舰

国家低空空域正在逐步开放,无人机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来自无人机的不可控风险逐渐增加,在民航领域,机场遭遇无人机干扰而导致航班备降、旅客滞留的情况时有发生。自2017年以来,全国共发生将近40起无人机扰航事件,已接近去年全年数量。应对“黑飞”,民航反制无人机需从应急处置和事前预防两个角度考虑:一是通过反制无人机技术做到应急处置;二是通过法监管进行事前防备。

严子淳

6月29日,世界首届人工智能大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召开。本届智能大会以"迈向大智能时代"为主题,这标志着智能化浪潮正在加速向我们涌来,也标志着对我国人工智能2.0时代的规划与展望。

严子淳

2011年,“大数据”最先被作为一个新概念,由全球知名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其发布的咨询报告中提出,而21世纪头10年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成为其产生与发展的根本性基础:一方面,它直接促成了虚拟网络迅速发展,并推进了现实世界快速网络化和全球化进程,“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概念也相继出现;另一方面,它推动了信息传播的物质载体--媒介的快速融合,两者共同实现了数据爆炸式发展,使得海量数据渗透到社会每一个角落,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根据相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球大数据技术和服务市场预计达到589亿美元,作为一种新型信息发布方式,大数据已引起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机构的密切关注。大数据的产生极大推动了数据透明化和数据共享的发展,以及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数据关联运动、政府数据开放运动,增加了数据资源的可获得性与可用性。

严子淳

据悉,今年6月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志亮表示北京新机场飞机维修设施将引入社会资本,在此之前首钢基金联合体已中标北京新机场停车楼经营权转让项目,停车楼项目经营权转让期25年。综合服务楼项目经营权转让期30年,经营权受让方为华润置地联合体。首都新机场被称为中国民航的世纪工程,新机场工程总投资799.8亿元,规模之大,投资之重看成业内翘楚。其中,民航局安排民航发展基金180亿元,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安排自有资金60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关于北京新机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中明确表示要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北京新机场工程。北京新机场对于非国有资本的引入标志着新机场的创新不仅体现在以新技术为依托打造智慧机场,更体现在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的创新。

严子淳

民航业属于传统行业,面对民用航空业发展信息化与互联网化的新常态,大数据用非精确信息片定位与预测精确目标信息已成为航空公司营销战略的新工具。通过确定影响乘客选择出行航线、舱位及航空公司的维度,调查用户保护隐私信息的需求和利用隐私信息获取价值的需求,并分析企业利用用户隐私信息为用户创造价值的情境和过程,可以找到将三者合理结合的精准营销方法,建立适用于针对不同乘客、不同情境、不同过程、并以可接受为标准的客户信息,以通过大数据挖掘进行定制性营销为目的,建立用于挖掘乘客关键信息的指标体系,进行产品与服务的分层定制以及针对性个性化的营销方案,并据此通过进一步大数据回馈机制,打造航空公司自身的具特色的品牌优势,进行产品、服务、战略的全方位升级。

推荐文章
试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下的西北空管各专业业务核心及多专业融合
坚持问题导向 压实政治责任——参加民航局党组巡视工作的思考与启示
智能清洁机器人在机场保洁业的应用探讨
解析全球支线客机市场
行稳致远 助力实现国产民机高质量发展
中国民航报评论:监管有力 安全得益
​中国民航报评论:社交媒体如何“玩”出品质
中国民航报评论:做好过境免签 当好城市窗口
中国民航报评论:建新时代"智慧通航"生态体系
中国民航报评论:市场化是“必选项”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