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郑雪 报道:航空制造业供应链的瓶颈正在延误新飞机和零部件的生产,导致航空公司需要重估其机队计划,并不得不延长老旧飞机的使用年限。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简称“国际航协”)与奥纬咨询近日合作发布的研究报告《重振商业飞机供应链》显示,新飞机和零部件生产速度缓慢预计将导致2025年航空运输业成本增加超过110亿美元。
根据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商业飞机订单积压量创历史新高,超过17000架,远高于2010年~2019年年均约13000架的积压量。2025年,由于新飞机交付延迟,航空公司不得不继续运营较老旧、燃油效率较低的飞机,导致燃油成本增加约42亿美元;由于全球机队老化,老旧飞机需要更频繁且昂贵的维护,导致维护成本增加约31亿美元;由于飞机维护期间引擎在地面停留时间延长,航空公司需要租赁更多引擎,飞机租赁费率自2019年以来上涨了20%~30%,导致引擎租赁成本增加约26亿美元;为应对供应链的不确定性,航空公司储备了更多备件,库存成本增加14亿美元。
除不断上升的成本外,供应链挑战还限制了航空公司部署充足的运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旅客需求。2024年,旅客需求增长10.4%,超过运力增幅8.7%,载客率达到创纪录的83.5%。旅客需求增加的趋势预计将持续2025年全年。
国际航协理事长威利·沃尔什表示:“航空公司依赖可靠的供应链实现高效运营和机队扩展。现在我们面临着飞机、引擎和零部件超常规的等待时间以及不可预测的交付时间表。这些问题导致航空公司今年的成本至少飙升110亿美元,并限制了航空公司满足旅客需求的能力。”
当前的航空制造业经济模式、地缘政治不稳定、原材料短缺和劳动力市场紧张等因素共同构成了问题的根源。行业面临的复杂挑战需要协作,以更好地满足飞机生产和维护需求的目标。
沃尔什表示,解决这一问题没有简单的办法,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局面。“开放售后市场将通过为航空公司提供更多零部件和服务选择来帮助解决问题,增强供应链的透明度将为航空公司提供规划瓶颈所需的数据,同时帮助原始设备制造商缓解潜在的瓶颈”。(编辑:李佳洹 校对:许浩存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