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保障
出国为什么首选国内航空公司航班?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7-05-03 15:18:00

前两天,笔者的一位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列克星敦镇教书的大学同学打电话说,要带几名美国大学生来北京参加交流活动。笔者答应到时去首都机场接她。在她告知航班信息那一刻,笔者惊讶地发现,在美国生活了近10年的她,选乘了中国航空公司的航班。她给出的答案是,乘坐祖国的航班心里踏实。

每次出国,除特殊情况外,笔者向来都是首选国内航空公司的航班,为的也是这份踏实。目前,笔者发现,“痴情”于国内航空公司航班的旅客真是越来越多。上个月,笔者的一名同事休年假,想要随旅行团带3岁的女儿去普吉岛看海,却因为旅行社没有安排国内航空公司的航班而没有签约。

后来,笔者问这名同事,为什么一定要乘坐国内航空公司的航班呢?她的回答很干脆:安全。她所说的安全有两层含义。其中一层是领土的概念,另一层是航空安全。

她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2011年,利比亚局势动荡,中国政府通过海、陆、空3种方式从利比亚撤离中国驻利比亚人员。在撤侨行动中,在利比亚黎波里机场,在所有同胞登上我国某航空公司的飞机后,乘务长播报了第一条广播:亲爱的同胞们,欢迎你们回到祖国的怀抱。顿时,机舱内响起一片掌声和尽情的哭声。根据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船舶、航空器,无论民用或是军用,也无论是航行或者停泊在公海或者外国领域内,均视为领土的延伸,都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范围。也就是说,在国外机场,只要你身在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机舱里,你就身在中国的领土上。出国在外,如果没有遇到任何危险或安全问题,这一点没有凸显出重要性,但如果在机场遇到特殊情况,只要身在机舱里,就只身于祖国的怀抱。

航空安全是旅客最为关注的。如果说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那么,中国飞机还要再加一个“最”。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民航的安全水平名列前茅。中国运输航空百万架次重大事故率仅为0.04,而世界平均水平为0.47。用数字直观地说,全球每100万次飞行发生0.47次重大事故列为平均值,以每趟飞行平均载客180名旅客为基础,就算是全部罹难,换算之后,等于每1.8亿旅客人次可能有85名旅客因空难事故死亡,而中国民航仅不到8人。也就是说,乘坐中国航空公司航班每天飞行1次,1万多年才可能遇到一次死亡事故。

随着我国各大航空公司“走出去”战略,以及致力于发展成为国际领先航空公司的目标的制定,其航线网络更加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如果说,在上世纪90年代,乘坐国外航空公司的航班是热衷其先进的飞机和优质的服务,而如今,随着中国民航的快速健康发展,不仅在机型的先进性、年轻化方面更有优势,服务方面也早已缩小了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服务水平更高。特别是从国内起飞的航班,航空餐食更具中国特色,除了中国旅客外,更受到很多外国旅客的青睐。

目前,“中国制造”越来越得到国际的认可,更多中国品牌走向了世界。笔者相信,用不了多少年,甚至在欧美发达国家,用着中国手机,开着中国汽车,乘坐中国航空公司航班通达世界各地的人会越来越多。(露茜)

责任编辑:马欢 000
推荐新闻:
首都航空:做优首乘服务 助旅客圆梦蓝天
深圳航空郑州基地:万米高空“镜”显真情
江西航空开展主题机上活动
中国航油山西分公司团委组织参观抗战主...
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在...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全电食堂”改造项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机场急救中心成功协...
壹通无人机公司签署多边保险服务协议
中国民航大学召开航空国际商务专业建设...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山东东营机场安检:筑牢安全防线 + 升级...
易斯达航空恢复运营以来客运量累计突破1...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