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胡夕姮 报道:2024年6月5日,中国商飞公司一架ARJ21支线飞机和一架C919大型客机,分别从上海浦东机场和山东东营机场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的飞行,圆满完成首次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SAF)演示飞行,展现了加注SAF后两型国产商用飞机的良好飞行性能。

商飞所使用的SAF,是从餐余“地沟油”收集、处理而来的航油

ARJ21加注SAF

C919加注SAF后从东营机场起飞

ARJ21加注SAF后从浦东机场起飞(本文图片均由严天宇、徐英睿、黄瀚、张凌志/摄)
民航运输业是节能减碳的重点行业,民航运输碳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航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占到民航碳排放量的95%以上。SAF是由可再生原料制成的液体航空替代燃料,原材料通常是废弃油脂、生活垃圾和能源作物等生物燃料,或者是从空气或工业排放物中捕获的二氧化碳制成的合成燃料。与传统航空燃料相比,SAF在全生命周期内最高可降低80%的碳排放量。应用SAF是当前民航运输业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进行碳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现阶段,国际主流飞机制造商和全球各大航空公司、科技企业都在深入研究SAF的实际应用,国内也有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在开展SAF研发和生产,多家航空公司已使用国产SAF进行了商业测试飞行。
中国商飞公司表示,企业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经济、舒适、环保的商用飞机,围绕“双碳”目标,致力践行绿色发展;其自2022年开始筹划SAF在国产商用飞机上的应用,深入研究国内外SAF技术标准、试验试飞方法,组织开展SAF技术攻关、装机验证工作,并于2024年2月获得中国民航的适航批准。
据悉,此次两型国产商用飞机演示飞行所使用的SAF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生物航煤生产技术,原料来自俗称“地沟油”的餐余废油,这些餐余废油经回收处理后,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建成的国内第一套生物航煤工业装置进行加工,产出生物航空煤油。在此次SAF飞行中,这款生物航煤与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航空煤油(3号喷气燃料)的体积掺混比例为40%,各项物性参数均与传统石油基燃料一致,符合国家标准及行业要求。(编辑:金杰妮 校对:李海燕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