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报道:暑运出行如火如荼,涌动的客流强劲驱动着“暑运经济”的脉动。中国东航正深度参与暑运、服务暑运,通过精心布局全球航网、提升枢纽中转效能,拓展“航空+”融合生态,为旅客打造更丰富、便捷、富有吸引力的出行体验,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注入澎湃新活力。

东航首创“空港通”服务,提供虹桥和浦东机场跨机场快速中转
航网深度拓展,助上海巩固全国最大客运量枢纽
航线网络是航空公司的重要核心生产力,今年以来,东航坚持往远处飞、往国际飞、往新兴市场飞,迅速拓展国际航线,不断优化网络结构,全新开通上海直飞米兰、日内瓦、哥本哈根、熊本等目的地航班,拓展上海浦东—马赛—卡萨布兰卡、上海浦东—阿布扎比等航线选择,同时重点加密国内连接欧洲、中东及中亚的空中通道。
截至今年7月,东航国际和地区航线网络已覆盖全球超37个国家、86个境外通航点,国际及地区航线达到225条,成为中国民航境外通航点最多、国际运输周转量最大的航司。
通过持续优化网络结构,做大核心枢纽,东航搭建了日韩经浦东到欧亚,欧洲经浦东到澳洲、到东南亚的中转大通道,打造了浦东至伦敦、悉尼、莫斯科、巴黎等国际远程干线以及至日韩新马泰等国际快线、准快线。
目前,东航已实现航线网络对国内千万级以上机场全覆盖,并成为中国到俄罗斯、匈牙利、新加坡、泰国等地航班量最大的承运人,也是中国到日韩地区通航点最多的承运人,极大便利了中外旅客的出行,更有效巩固了上海作为国内客运量最大航空枢纽的核心地位。
枢纽效能跃升,浦东主基地打磨24小时“丝滑”转机
枢纽是航网的核心节点,提升国际航空枢纽能级,不仅在于“飞得更远”,更需要让枢纽中转行程“转得更丝滑”。
针对暑运期间旅客中转,东航在主基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推出多项突破性服务,全天候24小时值机服务,无缝解决深夜抵达旅客的衔接难题。同时,自今年6月6日起,东航率先在包括虹桥机场、浦东机场在内的15个国内主基地站点和12个国际站点投入“隔夜中转”项目,第二批“隔夜中转”始发站点增加至62个站点,让更多中转旅客能在始发站一次性办理“联程值机、行李直挂”手续,中转站免提行李,轻松实现国际与国内航班的无缝衔接。
东航首创的“空港通”服务,则提供了虹桥和浦东机场跨机场快速中转方案。对于从13个国内始发点到达上海虹桥、并当日经浦东中转49个国际航点的旅客,旅客在始发站完成值机、行李托运并领取市域机场线车票后,落地虹桥机场无需再次提取行李,可直接前往浦东机场,让旅客真正“解放双手、高效中转、轻松出行”,进一步提升上海虹浦两场中转服务体验。
同时,得益于浦东机场先后实现国内安检、国际通关24小时开放,东航位于浦东机场S1卫星厅的118贵宾室也同步实现24小时运营。东航还借助天合联盟优势,加强与天合联盟成员航司的联运合作,协同达美航空、法荷航强化中转联运服务。今年上半年,东航保障联盟中转旅客同比增长400%以上。
2024年,东航在浦东机场承运中转旅客量和国际中转旅客量分别占浦东机场全年中转总量的78%和81%。今年上半年,东航在上海虹浦两场的中转旅客量和国际中转量分别同比增长23%和25%,充分彰显了东航服务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强劲动力。

东航积极链接星巴克中国,整合双方近2亿优质会员资源达成全面合作(本文图片均由东航供图)
“航空+”生态精彩纷呈,跨界融合重塑旅程价值
当前,东航正积极探索“航空+”领域,通过携手国家级文化机构、全球知名品牌及文旅主管部门等,成功将万米高空转化为文化传播的新窗口、跨界融合的新平台、美好体验的新空间。
今年4月,东航与上海博物馆匠心打造“空中博物馆”主题彩绘机;5月的“中国旅游日”期间,东航与文旅部合作,在近40个航班上开展“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6月,2025上海国际邮轮节开幕之际,东航联合爱达邮轮推出“飞阅上海,邮启东方”空水联运产品,为旅客打造“空中快旅+海上慢游”的无缝出行体验;7月,东航携手知名潮流文化品牌泡泡玛特打造的“DIMOO中泰建交50周年号”彩绘机成功首航。
东航还积极链接咖啡巨头星巴克中国,整合双方近2亿优质会员资源达成全面合作,倾力打造“航空+咖啡”超级生态圈。今年7月至10月,“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期间,中国东航作为“上海之夏”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为国内外游客发放超100万套特惠机票、10万套Shanghai Pass卡和10万套“过境免费半日游”。
如今,东航的一张机票能串联米兰的艺术气息与东方明珠的璀璨,也能解锁云端博物馆的瑰宝,还可以带来星巴克与东航会员的双重专属礼遇,航空出行的传统价值边界已被打破。东航正在持续深化“航空+”生态布局,推进“航空+文体商旅展”深度融合发展,发力“航空+赛事”“航空+金融支付”“航空+文旅”等多个跨行业合作,丰富空铁、空巴、空水、空轨等多式联运产品,以更开放的生态矩阵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上海国际枢纽建设。
东航每一次航线的延伸、每一次中转的顺畅、每一次跨界合作的成功,都是在为“暑运经济”注入澎湃动力,为加快推动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提供加速度,并推动这座城市迈向更具全球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世界级国际航空枢纽。(编辑:陈虹莹 校对:许浩存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