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我与“鲲龙”共战极寒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4-02-18 15:56: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张嘉宁 报道:1月31日清晨6时50分,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驻地酒店大堂,来自中国民航适航审定中心的审查员集合完毕。穿过酒店的三道玻璃大门走出户外,一阵寒气瞬间扑面而来,让原本还有的一丝困意顿时消失。大家尽量蜷缩着身体,快步登上等候在门口的中巴车,前往10公里外的呼伦贝尔海拉尔机场,对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开展高寒试验试飞适航审查。

在去往机场的路上,民航上海审定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AG600飞机审查组组长张迎春告诉记者,高寒试验试飞是民用飞机取证前必须通过的一项极端气候试验,目的是检验飞机在零下20摄氏度~零下40摄氏度条件下相关系统功能是否正常可靠。从1月24日开始,AG600型号合格审定审查组先后派出10余人的审查团队来到呼伦贝尔,对AG600飞机开展审查工作。

AG600飞机是我国为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自主立项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和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也是目前世界在研的最大水陆两用飞机。在执行森林灭火任务时,AG600飞机可在20秒内汲水12吨,并能在水源与火场之间多次往返汲投水灭火;在执行水上救援任务时,最低稳定飞行高度50米,可在水面停泊实施救援。

在交谈间,车已经缓缓地在机场入场安检通道口停下。经过安检并换乘另一辆大巴车后,记者跟随审查组一行继续向审查试验场地前行。透过结满冰花的车窗可以隐约看见,机场内除了供车辆、航空器行驶和滑行的道路,周边几乎都被近半米深的积雪覆盖着。穿过皑皑白雪,车辆前方不远处出现了一座机库,这是呼伦贝尔去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新机库。在机库前的机坪上,一架“鲲龙”AG600飞机“冷静”地立着。

高寒试验对温度要求严苛,被称为“中国冷极”的呼伦贝尔成为国内开展高寒试验的良好选择。此前,国产ARJ21和C919飞机都在这里开展过高寒试验。

“开展高寒试验试飞适航审查的一个前提,就是要对测试飞机进行‘冷浸透’。”张迎春对记者说。所谓“冷浸透”,就是试验飞机在零下20摄氏度~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中静置不少于12小时。此时这架AG600飞机就是前一天19时从机库中拖出进行“冷浸透”的。

 

AG600飞机已在平均零下35.6度的机坪冷浸透12小时,准备开展液压系统及全机检查试飞。

“昨天夜间机坪温度接近零下50摄氏度,12小时‘冷浸透’平均温度达到零下35.6摄氏度,符合测试要求”。到达现场并与飞机制造单位召开审查前工作会后,审查员们在机库内“全副武装”,准备开始今天的工作。

据介绍,此次AG600飞机高寒试验试飞适航审查内容包括发动机工作特性等3个地面试验和全机检查飞行等4个试飞科目,试验涉及动力装置、飞行控制、液压、起落架、电源系统等12个系统。在高寒环境中,飞机上的零部件材料会发生冷收缩现象,一些功能性材料的特性也会发生变化,所以要通过高寒试验的方式验证这些变化是否影响飞机安全。张迎春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舱门开启试验,在常温情况下可正常开启的舱门,在低温下就有可能因为材料收缩而出现不同部件间隙误差,从而影响开启。此外,由于部件间隙的变化,机舱内部的水汽也可能存留其中,经过低温结冰将舱门冻住。

7时50分,记者跟随审查员们走上机坪,来到AG600飞机下。此刻,一缕阳光洒在AG600飞机机身和审查员们的脸上,但除了有些晃眼,感觉不到一丝暖意。一旁的机场工作人员打趣地说:“呼伦贝尔冬天的太阳只是用来照明的。”

 

户外温度低于零下30摄氏度。

审查员今天要对这架验证飞机进行液压系统地面检查和全机试飞检查。记者看到两名审查员正与申请方代表围着前起落架检查液压系统。为了更方便地翻阅大纲、记录数据,他们摘掉了手套,徒手操作。不一会儿,他们手上的每一个关节都“肉眼可见”地红肿起来。在接近零下40摄氏度的机坪上,站立不到10分钟就会感到身体上的温度渐渐消散,而最先感受到刺骨寒意的就是面部和手指、脚趾,即使穿戴很厚的靴子和手套,也会慢慢感觉胀痛,摘下手套的那一刻,皮肤和关节会被冻得产生强烈的疼痛感。

“不戴手套受得了吗?”“这样干活儿更方便一些,实在坚持不住了就插进兜里缓一缓。户外太冷了,一会儿上机检查能暖和点儿。”一名审查员说。由于是验证飞机,机舱内没有空调,经过一夜“冷浸透”,机上的温度其实没比户外高多少。由于气温太低,几个人同时说话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后产生的白气雾蒙蒙的一片,让他们手中审定试验大纲上的字都模糊了。记者仔细辨认,看到大纲上列有每项审定试验的内容、试验方法、试验条件以及符合性参数。审查结果要用数据说话。审查员在检查时,需要一边观测试验结果和数据参数,一边对照手中的审定试验大纲,逐项完成审查科目。

 

AG600审查组组长张迎春和工程审查代表戴闰志正在按高寒试飞大纲确认现场试验情况。

经过近50分钟的审查,审查员们完成了全部地面检查。此时很多人的睫毛上都结了一层白霜,手指被冻得通红,像一根根小萝卜。

其实这样的极端天气对中国民航适航审定中心的审查员们来说并不陌生。近年来,随着国产民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更多国产飞机需要开展高寒、高温、高湿等极端条件下的适航审查工作。从漠河、呼伦贝尔到吐鲁番,不止一次留下中国民航适航审定人的身影。而由于有些适航审定科目对温度等条件的严苛要求,每到岁末都是适航审定人最忙碌和最具挑战性的时刻。

 

滑行中的AG600飞机。(本文图片均由记者汪洋拍摄)

张迎春说,作为民用飞机安全的守护者,坚守适航标准,促进国产民机发展是中国民航适航审定人的责任与使命。愿“鲲龙”AG600飞机早日投入运行,为我国应急救援和自然灾害防治体系作出贡献。(编辑:李海燕  校对:王亚玲 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lihaiyan 000
推荐新闻: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