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经历过两场强降雪后,太原气温断崖式下降,最低温度刷新到了零下20度,东航山西分公司各单位全力以赴,在持续的寒潮天气里用点点滴滴的付出守护着航班的安全运行。
温度降低,安全的标准不会降低
12月20日,凌晨四点多的机坪上,东航技术山西分公司的整机放行人员张江宇早早来到机位上,开始了航前的工作。在测量飞机机轮气压时,由于天气寒冷,机轮螺帽操作空间狭小、手指灵活性下降,他在进行这项工作时花费了比以往较长的时间。由于机队的大部分飞机前一天从温暖的南方飞来,所以在航前检查中,张江宇发现部分飞机经过机坪一夜的“速冻”造成了胎压偏低的情况,他和同事拉着气瓶车位为有需要的机轮进行充气。这项平日里再正常不过的勤务工作,在寒冷的西北风的肆虐下,显得格外吃力,尽管如此,机务人还是保质保量地按照程序完成了飞机出港前的每一项检查工作。
寒冬机坪上最惹眼的橙色
12月20日7点至8点,又是一个繁忙的早高峰,其中最早出港的太原-南宁航班便有超过3吨的货物需要装机保障,而当天9个东航早出港航班的所有货运保障重量合计约12吨。清晨5:50,在还未破晓的机坪上,在最低气温零下20度的寒风凌冽中,班组长苏亮元带领着他的三人小组在现场热火朝天的进行着航班保障,最终3吨货物全部按时装机。

一小时内有9架东航飞机出港,分散在机坪的三个区域,东航山西分公司地服部站坪分部14名值班装卸人员在寒风中合力同心,共计保障430件行李,行李及货邮超过12吨,严寒中出港航班的安全正点离不开这些橙色身影的辛勤付出。
寒冷中覆盖全部保障进程的机坪吹哨人

作为“机坪吹哨人”,东航山西分公司运行指挥中心运行保障分部的现场监察指挥员们在极度寒冷的天气里,全程坚守在保障的第一线。他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飞机下、廊桥上、登机口、远机位停机坪,他们手持对讲机,时刻观察、提醒、督促着各保障单位的保障进程。从航前飞机加油到机上餐食机供品的配备;从提前通知旅客登机时间到飞机关门后飞机进行除冰除雪。每一个环节都确保有人盯、有人管。他们从各个环节加强航班保障,只为在极端天气下,确保每一位旅客安全顺利出行。凛冽寒风中,是他们为这个冬季带来了暖意和亮色。
时时刻刻坚守航空安全底线

12月10日起,太原市迎来了2023年入冬以来的一波强降雪和持续寒潮天气,东航山西分公司飞行部也迎来了换季后的又一次考验。针对大范围的强降雪天气,飞行部排查梳理风险隐患,提前制定应急预案,严把机组派遣关口,动态调整机组力量,积极做好备份储备。无论是降雪还是低温寒潮,飞行机组都沉着坚定的严格遵守飞行程序,他们认真地进行绕机检查,对关键表面的检查更是细致入微,严格执行除/防冰程序,确保飞机表面光洁,不带任何冰、雪、霜、半融雪等污染物起飞。坚守航空安全底线,确保航班飞行安全。
寒潮冻人,暖男有“度”
都说黎明前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东航山西分公司综管部车辆保障分部的机组车司机师傅们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代表之一。根据东航在太原机场最早一班的航班安排,机组车司机师傅们清晨五点已经开始做各项准备工作。

(本图片均由王虎、贺少博、于志然、郝宇辰、张杰拍摄)
经过一夜的停放,清晨时分机组车里的温度已降到最低,考虑到搭乘机组车的空勤机组人员因工作需要,不便穿着羽绒服等保暖衣服的情况,司机师傅们会比平日里早到岗,早启动车辆,预先暖车,提前把车厢内温度提升,确保每位机组人员在乘车期间即使身着制服,也能感受到温暖。
由于新能源车辆的制动系统是气泵驱动,降雪后空气湿度较大,储气罐内容易形成凝结水气,如果制动管路一旦结冰,势必会造成安全隐患。近日持续的寒潮天气下,他们把每天起床时间提前20分钟,对车辆出车前进行更全面的检查。从制动器干燥罐到车辆暖风锅炉、从车厢内散热器到暖风除霜器等,直到一脚刹车确认有效后,方可开始运行保障任务。
司机师傅们用自己的初心与真心,按下寒冬保障“启动键”,诠释了一名驾驶员的担当与使命。(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贾冉、于溧、任金鑫、郝宇辰、张杰)(编辑:王亚玲 校对:李海燕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