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通讯员陆赛杰 报道:“我们要给C919下一步商业载客运行和当下为准备商业运行而开展的验证飞行,当好保障工作的‘USB’。”1月14日上午,2023年第一波寒潮来袭上海之时,忙碌间隙的东航技术公司国产飞机维修部班组长王卿带着一股“热气腾腾”,对记者如是说。而从次日的1月15日开始,王卿和同事们所保障的C919全球首架交付机,验证飞行便进一步提速,进一步贴近模拟实际商业运行排班,验证飞行排班最多的计划增加到1天4段。

东航技术公司机务工程师检查C919起落架(钱擘/摄)
机务工程师常被称为“飞机医生”,为飞机做好体检、确保健康、把飞机各个部分的机能信息传递给航班生产运行链上的不同单位,正是机务的职责所在。东航技术的机务工程师们深知,对C919的全球首架交付机来说,更有不同环节、不同地区的许许多多保障单位需要从头开始,了解、掌握这款飞机的上述信息,东航技术的C919机务团队,不仅自身要落实好C919机务工作,更需要像电脑上能够连通各类设备的即插即用USB插口那样,向方方面面、各个环节的不同部门,正确精准、顺畅有序地建立接口,让C919的保障流程血脉通畅。

东航技术公司机务工程师检查为C919做航前绕机检查(钱擘/摄)
几天后的1月18日清晨,寒意逼人、冷风刺骨的虹桥机坪上,李霖、嵇建阳等几位当天负责C919航前准备的东航技术机务工程师拿着手电,从整个机身外观,到起落架、发动机叶片……仔细地绕机检查,确认飞机状态是否可正常执行航班。
每次验证飞行前,除了一丝不苟的航前检查,机务们同样会担当起“USB”的任务,配合摆渡车操作的远机位、配合机场廊桥操作的近机位,在这个新春的一个个清晨,机务工程师们在不同机位上一次次送C919出发,向机场、航油等今后将共同保障C919商业航班的兄弟单位介绍操作流程,演练配合,带出越来越壮大的保障队伍。

东航技术公司的机务人员向兄弟单位介绍C919保障要求(钱擘/摄)
而一天的验证飞行结束后,东航机务工程师同样会在一个个傍晚接飞机返回虹桥,除了基础的航后工作,也会从机上下载当天验证飞行的一组组重要数据,传递给中国商飞和局方团队,为各单位共同优化提升、冲刺商业航班启航提供关键数据。

本报记者钱擘(左一)在虹桥机坪新春走基层现场采访(陆赛杰/摄)
“我们东航技术为保障国产民机,专门成立了国产飞机维修部,我们都从波音、空客等进口机型转到了国机部,早前,我们已经开始保障国产支线客机ARJ21飞机的机务,现在开始服务C919,感觉国产大飞机在考虑民航机务工作的效率与便捷上,又比之前的支线客机更进一步了”,C919的机务工程师许磊如是说。他还告诉记者,“东航是中国民航第一家使用电子飞行记录本(ELB)取代纸质记录本的,不过我们是在波音777机型上,是自己探索做了替代;而在C919上,出场原配的就是ELB,我们可以把机务工作的相关信息记录在平板电脑上,自动接入东航机务的后台系统”。这份进步甚至率先创新,让东航机务工作者们感到欣喜,更让全体东航人的新春多了一份对C919商业运行的底气与憧憬。
在东航技术公司大楼里、在机库旁、在机坪上……东航技术公司国产飞机维修部的许多机务工程师都告诉记者,自己学机务、干机务伊始,接触的就是进口机型,不少人早些年真没想到,有一天能够有机会保障国产飞机。但这支队伍的带头人、东航技术公司国产飞机维修部总经理徐刚这位干了30年的老机务则记得,自己当年踏上工作岗位伊始、在如今东航旗下东航设备公司前身中国民航102厂,干机务的第一个机型,就是使用活塞发动机的国产“运五”,此后,有国内组装的麦道82,也有进口的波音、空客,数十年时光荏苒,中国民航与中国民机的共同成长中,他终于重新站在了保障国产民航飞机的岗位上,“这一回,是国际一流水平的喷气式国产大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