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府机场的东航机队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报道:6月27日早上7:45,东航当天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第一个出港航班MU6037搭乘93名旅客起飞前往珠海,这一天,也是天府机场的一周岁生日。
一年前,有着“神鸟”美誉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开航投入运行,作为基地航司的东航由此开启了首家在京沪蓉“三城六场”运行的新篇章;一年间,东航携旗下航司在天府机场开通了包括上海虹桥、上海浦东、北京大兴、广州、深圳、南京、武汉、杭州、昆明、厦门、青岛等在内的48个航点,累计起降航班超2万架次,服务旅客近300万人次,发挥民航央企作用,全力投身“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及早布局,助阵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腾飞
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规划建设伊始,东航就在这片热土上精心布局。
成都东航天府基地项目是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工程整体打包立项的工程,2016年4月,东航天府基地项目可研报告获得国家发改委整体批复;2019年1月,东航集团与四川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9年7月,东航天府基地工程项目破土动工;2020年11月,东航天府基地项目主体结构完工;2021年1月22日,东航选派波音777机型配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圆满完成试飞任务。

东航波音777“进博号”彩绘机亮相天府开航
一年前,2021年6月27日,天府机场开航之际,东航派出了“进博号”+“墨镜侠”的“超明星机型CP”——东航载客量最大的波音777“进博号”彩绘机和装备最先进客舱服务系统、曾亮相大兴首航的A350-900“墨镜侠”,搭载590余名首航旅客,分别执飞“成都天府-上海虹桥”和“成都天府-北京大兴”两个首航航班。东航从地面到空中,精心打造了融合四川元素、东航特色的航班活动,并邀请首航旅客在地面和万米高空共庆党的百年华诞。

东航与机场联手打造“天府快线”产品

东航与机场联手打造“天府快线”产品(本文图片均由东航提供)
同年12月17日,东航联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发布“天府快线”,这是天府机场自6月27日投运以来发布的首批快线产品。东航天府快线进一步提升了天府机场作为成都国际航空枢纽主枢纽的辐射效应,既能为旅客提供点对点出行的便利需求,也能进一步服务于机场“五进五出”航班波的中转旅客,为中转旅客提供了更多的衔接机会,架起天府机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之间的空中桥梁。
服务加持,逐步打造成渝“两城三场双品牌”运行格局
近年来,东航在统筹疫情防控和安全运行、服务保障的基础上,结合季节特点和旅客出行需求,高度重视成渝地区航空快线的打造,持续优化运力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重点提升航班运行品质。
东航借力高铁、城铁、高速公路网,发展空地联运,实现东航航班的高效运行和旅客的顺畅出行。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东航已升级“空铁联运”产品,前往或来自成都周边绵阳、乐山、南充、达州、德阳、广元等地的旅客,均可以通过空铁联运,在天府机场乘坐东航航班。
天府机场航站楼内的东航贵宾休息室总建筑面积1420㎡,是整个航站楼内第一家完成并投入试运行的贵宾室,除了基本的休息区、餐食区、会客厅等功能,贵宾休息室还独创了“航站楼里的图书馆”,设有与四川省图书馆合作的专门阅读区域。
东航还把在上海两场、北京大兴等枢纽机场创新探索的旅客服务新技术、新场景应用引入天府机场,形成了依托信息化技术打造的航班自助服务体系,旅客可通过线上APP购票,自助值机、安检、入场贵宾室休息,利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通过微信小程序对托运行李全程跟踪。
而东航对成都的深入布局,远不仅仅限于航班运行。当前,东航已经形成了航空客运、航空物流、航空维修、航空地产、航空食品、航空实业等相关产业广泛进驻成都、协同发展的经营生态格局。
今后,东航将以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国家区域战略部署为支点,将川渝两城三场整体定位为“西部群组式枢纽市场”,构建川渝互融、运力互通、优势互补、发展互助的运营模式,形成“两城三场双品牌”运行格局,实现快线、准快线、干支线相互提携,夯实四梁八柱航线密度,进一步实现东西呼应,南北通达,推进川渝一体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