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凌晨2点,持续近13个小时的MU570“巴黎-太原”国际航班第一次入境保障任务结束。而全程参与这个航班保障任务的东航山西分公司航空医生张廷,终于可以脱掉13个小时、360度无死角包裹自己的防护服、防护眼镜和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长时间接触皮肤的不适和紧绷的神经一起慢慢放松下来,他终于可以喝口水、吃口饭、上个厕所了。

近期,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接到分流上海国际航班的保障任务后,主要负责航空器消杀保障工作的东航山西分公司综管部迅速行动,对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山西省疾控中心、山西省卫健委、太原海关等单位,协调沟通具体的保障事宜,并抽调了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航卫骨干力量投入到保障工作中。而曾获得东航集团抗疫先进个人的张廷医生,这次又义无反顾地冲在一线,参与到对落地航空器的消毒液配制、消杀以及消毒效果评价进行全程监督记录等工作中。
3月21日中午13:10是MU570“巴黎-太原”航班的落地时间。上午10点半,张廷同其他执行任务的人员整装待发,考虑到之后将全程穿戴隔离防护服,他没有再喝水。出发前,他曾和同事预估了完成时间,但实际完成时间大大超出了预期:
12:40 红区启动,保障人员全副武装,准备就位。
13:10 飞机顺利落地太原机场。
13:23 开客舱门,旅客开始下机。在等待旅客下机的同时,首先进行了对货舱消杀的工作。张廷同海关人员一起对第三方消毒公司的各类消毒品规格和有效期进行认真核查,之后,第三方消毒公司现场配置消毒液,张廷同海关一起检测其是否符合消杀标准。随后的两个多小时,在各方监督下,第三方消毒公司对货舱进行首次消杀,对集装箱、行李进行六面消杀。
而此次国际航班保障工作除了消杀工作外,按照山西省疾控中心、山西省卫健委关于对国际入境航班消毒效果进行评价的要求,还需开展物表菌和空气菌的布菌工作,来检验消杀效果,优化消杀方案。
16:30 客舱开始布菌。为保证布置菌落位置的固定、充足且合理,张廷协助省疾控工作人员在重点区域进行布菌工作。
17:10 关闭客舱门,将通风量调至最大,使航空器座舱至少进行一次完整换气。
17:25 开始对客舱进行第一次消杀工作。
随后漫长的7个多小时内,张廷同其他队友对照制定的方案,依次完成货舱第二次消杀、客舱擦拭、货舱收集布菌标本、货舱门关闭、客舱第二次消杀、客舱清洁、客舱第三次消杀,直至次日凌晨1:10完成客舱清水擦拭。
01:50 关闭飞机电源,关闭舱门。
02:08出消杀区。
02:20回到隔离酒店,保障任务结束。
从12点起进入红区,到凌晨1点多结束,张廷仔细记录了从航班落地、旅客下机、航空器清洁消杀、消毒效果评估等各个环节,同时协调联络各个作业单位,全程在场、不能有丝毫松懈的张廷,保证了各个环节的环环相扣、有序推进、落实到位。
次日,在酒店隔离休息的张廷又开始为此次保障任务进行复盘做准备,通过其详细记录的首班保障时刻任务表,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前期制定的消毒方案提出建议和优化。他与太原市卫健委和机场防控办进行沟通,将一些要求反馈至总部,努力为下一航班机组人员的防疫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而时隔7天的3月28日,张廷再次全程穿戴隔离防护服进入国际入境航班保障任务中……
近期,国内疫情形势起伏不定,给分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防疫压力。面对压力,东航山西分公司综管部航空卫生分部的同事们不惧风险、冲锋在前,始终活跃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面对准备时间紧、工作强度大、有一定的感染风险,并且在保障任务结束后需要进行14天集中隔离的国际航班保障任务,作为共产党员的张廷、田小军以及刚刚加入综管部并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李浩翔组成突击队,跟保障各项日常工作的其他航空医生们一起为疫情防控、航空安全贡献力量,践行航医使命。(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任鸿杰、王乐 图/综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