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东航北京分公司机长杨勇:以卓越匠心守蓝天之志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0-12-23 21:58:00

杨勇,一级飞行员,现任东航北京分公司飞行部副总经理,A330机型飞行教员、检查员,东航安全监察审计员,“杨勇飞行安全管理创新工作室”领衔人。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杨勇始终坚持做好“飞行”这件事,先后执飞过TB200、TB20、Y7、A300、A310、A330等机型,累计安全飞行18000多小时,曾获全国民航“五一劳动奖章”、民航“安全飞行”铜质奖章,多次被授予东航“安全标兵”、“优秀机长”、“优秀党员”等荣誉。2020年12月,在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表彰大会上,杨勇获“北京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微信图片_20201223215617.jpg

(查海峰/摄)

矢志飞行 不负使命

相比于同龄人,杨勇更早地对“飞行”有了较为清晰的概念,他父母所在的西安飞机制造公司是国内老牌航空制造企业,学生时代的杨勇有大把时间在那里度过,看工厂里热火朝天的流水作业,看试飞机场里一架架客机、战斗机伴随轰鸣声起起落落。现在回想起来,杨勇与蓝天的缘分在那时就已经结下。

多年后,通过高考招飞,杨勇从学员一步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机长,在二十三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专注飞行,对“飞行员”的理解也越发立体,“刚开始飞的时候,只觉得很光荣、很新鲜,想着怎么让自己的技术更牛一些,但慢慢的,尤其是当了机长以后,会觉得责任越来越重,要学的东西原来越多,还是很光荣,带着使命的光荣。”在杨勇看来,只有将个体职业同国家、人民的发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驱动自己、提升自己,要求自己。在这样的信念鼓舞下,他从不放松对飞行技能、对行业指导性文件的学习,养成了过硬的专业能力和严谨的飞行作风,多次圆满完成公司试飞、新开航线飞行、专包机航班等重大任务。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杨勇连夜制定分公司飞行部防疫物资领取方案,带领团队研究疫情期间飞行风险管控措施和飞行流程指南。接到国家包机运输任务后,他主动请缨“逆行”,组建莫斯科航线分析组,组织桌面飞行运行推演,还成立了通信培训小组,收集俄罗斯航班真实通信语音资料,对机组人员进行模拟训练,在一周之内完成所有准备工作,最终顺利执飞“4.17”东航首个北京—莫斯科航线。5月6日,杨勇再次出发,执行北京分公司首个北京—巴黎航班任务,连续飞行二十多小时,运送1955件,共25吨的医疗保障物资。自疫情发生至今,杨勇始终冲在一线,是东航北京分公司飞行时间最长的机长之一。

追求极致 捍卫安全

对杨勇来说,飞行安全是一件马虎不得的事,“飞机上一旦出事就是大事,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蛛丝马迹”,在工作中,他严谨细致,自我要求严格,从不放弃对“完美”的追求。

从业二十三年,杨勇每一次的航前准备都极其认真,成功排查多次安全隐患。一次绕机检查时,他趴在发动机下看到有一点点铆钉露出,经观察发现多处都有松动,杨勇立刻联系机务人员,坚持先解决故障,“打开以后看到将近十个铆钉都松了,我说我不知道有什么隐患,不能就这么飞。”。

为了更好地开展安全风险管控,杨勇在理论上学“精”、技术上练“硬”。得知有机组先放“形态3”,再放起落架被警告,为了清楚地解释这一事故原因,杨勇主动翻阅大量资料,向机务人员和飞机制造商请教,直至完全掌握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警告逻辑,写出一篇技术分析通报。以极致的努力尽可能降低飞行风险,是杨勇多年来不懈的坚持。

2018年5月,杨勇牵头创建“杨勇飞行安全管理创新工作室”,紧紧围绕飞行安全中心工作,着眼于安全管理创新。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室提出飞行安全管理“1236”工作法,实现安全关口前移;建立SMS安全管理体系,组建风险管理小组,系统地提高安全管理和风险管控能力;从“人”出发,创建新进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紧抓“入口教育”,将安全考核与个人岗位晋升及部门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相衔接,坚决杜绝违规违章行为。工作室的成立,让杨勇更有效地整合各类资源,以制度和管理创新全面提升安全工作质量。

团队引领 匠心传承

作为第一批加入东航北京分公司的飞行员,杨勇见证了北京飞行队的一路成长,如今的他,同时也是一名教员和管理者。

面对庞大的飞行员队伍,杨勇坚持从国家整体安全观出发,把培养飞行使命感和职业认同感作为打造“京鹰”团队的核心理念。利用“杨勇飞行安全管理创新工作室”这一创新平台,以党建引领人文关怀,构建安全文化,提升飞行员集体归属感;以制度规范行为作风,建立奖惩制度,牵头制定《北京飞行部安全绩效积分方案》和《飞行作风行为规范66条》;以管理整合有效资源,结合实际操作,建立飞行安全管理体系框架,联动相关部门开展工作;以技术增进工作效率,推广企业微信号和公司OA,倡导“网上办公”,建立飞行品质档案库,开发QAR重点事件分析可视化模型,对重点人群和航线进行监控,帮助飞行员查补短板;以先进提升整体队伍能力,积极探索“以老带新”、“传承+创新”的工作模式,通过发布技术通告、风险提示及开展模拟机实操的方式双重磨练队员面对不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在杨勇看来,当前行业中“新飞”从毕业、培训到正式参加飞行的过渡过程并不尽如人意,没有具体操作经验,缺乏对于行业法规和公司政策的理解,很容易带来安全风险。为此,杨勇充分发挥劳模先锋模范作用,梳理A330与A320机型训练大纲,编写《飞行运行资料汇编》、《内控差错标准》、《东航运行手册》、《通信和特殊资质带飞册》等资料,创建副驾驶航前沟通模板和副驾驶升级题库,组建通信培训小组,开发“语音手册”培训新模式,加强飞行训练基础管理和监督管理,严把培训标准关。同时,杨勇鼓励更多飞行员加入工作室日常工作,不断提升工作室影响力和辐射面,培养年轻管理干部和技术人才,力争建设成为业务攻坚的“突击队”、优秀人才的“孵化器”、工匠精神的“化育室”。

“我有两个人生信念,一个是追求卓越,一个是与他人为善。”杨勇总结道,前者激励他精钻细研,奋发创新,后者鼓舞他“兼济天下”,行“利人之事”,二十三年间,杨勇专注于飞行工作,也将在接下来的职业生业中继续将这件事做到极致,守蓝天之志,卫安全运行。杨勇不断超越与完善自我,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甘于平凡而不甘平庸,这也是对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梁婧雯)

 

责任编辑:xinglu_bs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