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两航”起义血脉助力大国凌燕展翅高飞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9-11-08 15:57:00

2019年10月23日,东航老前辈们在东航公寓接受采访,追忆同“两航”起义参与者的交往(左起依次崔绍珍、纪人胜、张清德)22.jpg

2019年10月23日,东航老前辈们在东航公寓接受采访,追忆同“两航”起义参与者的交往(左起依次崔绍珍、纪人胜、朱正荣)

1957年1月9日,中国东方航空前身民航上海管理处飞行中队迈出第一步,用仅有的7架飞机和28名飞行员、机械员、报务员首开航线。岁月如歌,春华秋实,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昔日稚嫩的团队已经成长为一家年运输旅客上亿人次、机队规模达720架、排名全球第7、每时每刻都有航班翱翔在世界各地的“日不落”航空公司。大国凌燕从筚路蓝缕到一飞冲天,不变的是航空报国的初心,而这份精神血脉的奠基与薪火相传,则可以追溯到历史大潮的更上游,追溯到1949年11月9日,那场震惊中外、为新中国民航带来人才生力军的“两航”起义。

从农田里的放单飞到太平洋上空的第一飞

1949年11月9日,原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的56位员工驾驶12架飞机由香港飞往北京、天津,随后“两航”在香港的2500多名员工通电起义,脱离国民党当局,投身于新中国民航事业。

在首批北飞的十二个机组中,林雨水是唯一带着妻子和女儿一同登上起义飞机的飞行员。林雨水出生于福建,抗战爆发后,他怀着航空报国的理想,辗转经香港、河内到大后方的云南昆明,报考中央航校。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开始帮助中国培养军事飞行员,林雨水又因为专业能力出色,赴美受训,还曾被挑选去美方的空军学校进行飞行教员训练,并留校任飞行教员。1944年,林雨水回国加入中美混合大队,驾驶战机参加空战89次,击落日机5架。抗战胜利后,不愿打内战的林雨水进入中央航空公司成为民航飞行员,后参加了“两航”起义。

投身新中国民航事业之初,林雨水在广州军委民航局中南办事处任飞行员,1957年,东航前身起步伊始,他调到民航上海管理处担任飞行机长和飞行指导员。

民航上海管理局早年开展通航飞行保障农业生产24.jpg

民航上海管理局早年开展通航飞行保障农业生产

林雨水优秀的专业能力、对国际民航知识的积累,为上海民航事业做出了独特的贡献。1964年,中国与巴基斯坦通航,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投入使用,用以运行东巴(今孟加拉国)达卡至上海的航班。首航航班抵达上海之际,在指挥车上用英语与外航机组空地通话、进行管制指挥的,正是林雨水。如今,东航与主基地上海机场互相配合,已经成功地把上海航空枢纽港打造为中国民航出入境客流最大的国际航空枢纽港,而半个世纪前迈向国际航线运行的第一步,则饱含着“两航”起义前辈的心血。

在东航前身的上海管理局,林雨水是公认的优秀教员、检查员,为飞行队伍培养了一批批人才。曾任东航总飞行师的纪人胜,就是由林雨水放的单飞。

作为空军十四航校的三期学员,纪人胜1958年成为空军飞行员,两年后,纪人胜带着军籍转到上海管理局,改飞民航飞机。

林雨水到上海管理局不久,就被安排前往山东,驾驶运-5飞机,为当地农业开展灭蝗飞行。住在乡村的临时住宿点、几片田地平整之后就是跑道……虽然条件艰苦,但飞行员们深知自己的任务关乎农业生产,飞得兢兢业业。而在灭蝗之外,碰到运输航班飞行,飞行员们马上也得切换状态。

“我们在山东飞。当时民航上海管理局副局长林征带着林雨水,到各个农业基地视察。我的带飞教员说我的飞行经历差不多,可以放机长了。林雨水带我飞了一趟临沂,回来在我那个飞行簿上签了字,然后又带给林征签了个字,第二天我就单飞当机长了。”此后,从开飞苏制伊尔-14客机、到在华东民航率先接机“三叉戟”飞入喷气机时代,直到驾驶大型宽体客机,纪人胜始终记得自己放单飞的那一次飞行。

获得单飞资格30年后,纪人胜又一次面临新的使命:作为机长飞往林雨水曾经学习飞行的地方--美国。1991年8月6日下午3时,时任东航总经理飞行助理的他,驾驶2171号MD-11飞机从虹桥机场腾空而起,东航“上海-洛杉矶”航线正式开航。纪人胜驾驶的航班满载300多位中外旅客,经过13个多小时的飞行,顺利抵达洛杉矶,成功为东航实现了中美航线首航。“两航”起义前辈付出心血锤炼出的队伍,由此飞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此后继续又飞向了今日东航通达亚欧美澳四大洲、通过天合联盟网络连接全球1150个目的地的宏大航线网络。

1991年8月6日,由纪人胜驾驶的东航第一条远程国际航线上海一洛杉矶航线正式开航。21.jpg

1991年8月6日,由纪人胜驾驶的东航第一条远程国际航线上海一洛杉矶航线正式开航。

“这人是谁呀?我要介绍他入党!”

“这人是谁呀?我要介绍他入党!总是像个铁人一样站在停机坪上,不管吹风下雨,很敬业!” 曾任民航改革后东航第一任客舱部经理的张清德清楚地记得,自己早年工作中,一天中午,当时民航上海管理局刚调来的一位政工部门领导,指着龙华机场机坪上,一个检查飞机的身影如是问。这个身影叫谢国良,“两航”起义时,他是一位机械员。

谢国良参与修复的“上海号”飞机来自“两航”起义的北飞机队26.jpg

谢国良参与修复的“上海号”飞机来自“两航”起义的北飞机队

“起义北飞,第四架飞机起飞以后,塔台通知说这架飞机要回航,要回来。我很紧张,不知道什么事情,等到下来的时候我才看到飞机门没有关好,原因是上飞机的人,急急忙忙想早点起飞,没有把门关好。”多年后,谢国良在历史纪录片里的这段回忆,一直是“两航”起义一个别样的历史片段。

起义后的谢国良与东航的事业结缘。1957年1月,东航前身民航上海管理处飞行中队正式执管7架“革新型”飞机、开飞航线。这款任何民机制造商产品名录里都找不到的“革新型”,是在航材奇缺的当时,民航上海管理处飞机修理队将苏制里-2型飞机的发动机装到了美式C-46飞机上而拼装出来的,在百废待兴的五十年代解决了国家急需的航空运力;谢国良曾经参与过多架旧飞机的修复,其中也包括“革新型”的修复工作。

在张清德的回忆中,谢国良这位经历过起义的民航老前辈,最让人景仰的是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他的上班时间总是比其他人更加满满当当,永远被检查飞机情况或是思考技术问题所填满,在机坪上巡视得同样最勤快细致,也就有了被问及是谁、说应该优先发展他入党的那一幕。

张清德本人则是1950年中央军委民航局在重庆成立第一民航学校后的第一届机务维修专业的学生,后又转入天津民航职业学校学习机务。1953年,他毕业来到上海工作。“那时,龙华机场是个场站,一共一百来个人,机务只有七个人,都是'两航'的。我自己也是学机务出身的,我的老师都是'两航'的工程师,但是单位里说我文化高,让我一开始就当了文化教员,可惜我一天机务都没干过。”尽管工作后的专业上并不直接交集,可是张清德说,“两航”起义人员技术好、爱钻研、不怕苦,把好的作风传承给了所有此后加入民航事业的年轻后辈们。

早年的机务工作109314152319.jpg

早年的机务工作

张清德的老同事、原民航上海管理局机务处长朱正荣对身边的机务系统“两航”起义前辈有着更直观的印象--“我1958年来上海的时候,机务主要开始靠'两航'的人,他们责任心都是很强的。”

1962年11月,在以“两航”起义人员为骨干的老机务系统班底上,民航上海管理局上海维修厂组建。此后,伴随民航改革,维修厂于1988年更名为中国东方航空公司飞机维修工程部。至1992年,东航飞机维修工程部从单纯的航线维修,逐步转型为涉及航线维修、机械设备修理和飞机结构修理的全方位型单位。

2014年,伴随国企新一轮深化改革,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建立起了统一、规范、标准的维修管理体系和平台,在中国民航再次创下机务改革的新范例,让“两航”机务人的专业技术与严谨作风,在更广大的新平台上得到传承。

以两航前辈为榜样的“空中九姐妹”

“我是17岁就报考乘务员的,我们那时叫'随机服务员'。”崔绍珍,1941年7月22出生,北京人,是民航首批招收的乘务俄语班中专生。1959年,军委民航局第二民用航空学校开始召生,一心想要早点参加工作、减轻家中负担的崔绍珍就约着好友一起报名了。“我们家有八个兄弟,全家只有父亲一个人工作,我妈妈很辛苦。我是女孩里的老大嘛。别人说你怎么考这个服务员,我就说服务员我也要考,这个在飞机上的服务员就是不一样。我就是这样子,自己认准的东西就一定会坚持到底。”回忆60年前的这个场景,崔绍珍像孩子一样笑了出来。

年轻时的崔绍珍25.jpg

年轻时的崔绍珍

学校毕业时,要确定工作岗位了。崔绍珍填报志愿的动机同样充满了年轻人的好奇心:“我们家因为孩子多,我爸爸妈妈也管不了,我什么都自己做主,我们家里也挺支持我的。后来要分配了,让自己填职业,我就填个上海。因为我们一起上课的有上海的同学,她每次一说话吧,虽然我也听不懂,但就是觉得挺好听的,我就想想上海肯定也很好,第一个就报了上海。”就这样,崔绍珍于1961年4月被分配到民航上海管理局工作;到了1964年3月,民航上海管理局乘务分队共有周兰芬、许金妹、殷梅英、张惠兰、崔绍珍、王桂兰、余明钰、徐凤臣、胡凤兰9人,被称为“空中九姐妹”。这也是解放后上海民航的第一批正式空乘人员。

新中国民航起步之初的空乘教育培训(右二为崔绍珍)18.jpg

新中国民航起步之初的空乘教育培训(右二为崔绍珍)

早期的民航乘务员(右四为崔绍珍)20.jpg

早期的民航乘务员(右四为崔绍珍)

上世纪60年代,东航前身民航上海管理局的机队中,都是螺旋桨式飞机,客舱不密封、空中温差大、夏日尤其难熬。而且起飞落地都得机组全体成员集中精力、密切配合。每逢飞机在航站过站,机组每个成员、每个工种都得跑上跑下,抓紧时间去办理各自的过站手续,随机服务员也不例外:飞机每停一个航站都要清扫舱内卫生,整理座椅书报、毛毯、检查清洁袋、补充开水、清洗水杯、补充供应品。“做空乘的时候,旅客晕机要吐我们都从来都不嫌脏,耐心细心地帮他擦。有时候飞机晚上延误了,担心明天早上没时间搞卫生,会睡不好觉。第二天一大清早,我就骑个自行车、带一个桶、带个拖把,赶去飞机上。那时候真的很艰苦,我们是拎着拖把抹布的,但是一点没有怨言,真的热爱这个工作。” 崔绍珍如是回忆。而之所以能保有这份热情,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是以“两航”起义人员为代表的民航前辈们,给当时还是年轻女孩的她们,做出了榜样。

东航客舱著名的“凌燕”品牌班组获得命名表彰时,老一辈乘务员与当时的班组成员合影(后排左一为崔绍珍)23.jpg

东航客舱著名的“凌燕”品牌班组获得命名表彰时,老一辈乘务员与当时的班组成员合影(后排左一为崔绍珍)

崔绍珍、许金妹等第一代乘务员告诉记者,当时,民航上海管理局的队伍里,技术经验最丰富的,都是“两航”起义来的老前辈们--曾经在抗战时期飞过驼峰航线的飞行员孙佑国、机械员前辈李正鹏、参加起义前就在地下党从事报务工作的报务员华斌……他们虽然经验足、专业好,但工作起来从来不摆老资格、不会有一丝一毫懈怠。这也给民航队伍里彼时的年轻乘务员们树立了学习榜样,激励她们立足本职、热爱飞行事业。

如今,距离“两航”起义已经过去了70年,不仅“两航”起义的前辈们大多谢幕,而且他们带出的老一辈东航人,多数也已退休安享晚年。但“两航”起义的精神,“两航”前辈们为这家民航央企积累的精神财富,却在半个多世纪的血脉中生生不息,激励着大国凌燕与祖国同命运、共发展,以“世界一流”为目标,飞向更辉煌的明天。(《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通讯员李盛)

责任编辑:wangyaling 000
推荐新闻:
提升安全运行能力 十堰武当山机场实现“...
深圳空管坚持细节发力做好雷雨季节保障
富蕴机场助力博乐机场实现跑道灯再利用
徐州机场侯振国:让青春之光闪耀在空防一线
南宁机场扎实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
民航厦门监管局对厦门航飞行签派员定期...
东航助力第135届广交会举办
东航江苏公司飞行员代表清明凭吊抗日航...
丰富家庭旅客出行体验!海口美兰国际机...
延吉机场新增延吉—潍坊—长沙航线
民航华北空管局技保中心动力设备室顺利...
呼和浩特机场“经呼飞”保障首乘老人无...
计划新开3条航线 海航航空旗下乌鲁木齐...
新航季 秦皇岛机场新增广州—合肥—秦皇...
阿克苏机场迎来通程航班备案高峰期
乌海机场开展特殊天气廊桥应急演练
夏秋航季,桂林机场引入新航司
山东临沂机场全面开展“三超”行李进客...
东航打造智慧物流货站软件
加格达奇机场顺利完成2024年度首次定期...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0603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